专家解读:《槐荫区碳达峰工作方案》
字号:
大 中 小



孙金鹏,济南市工程咨询院院长助理、能源与资源环境部主任,高级工程师,注册设备师,咨询工程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入库专家,山东财经大学国际低碳学院产业导师。长期从事区域能源规划、能源管理、项目节能评估、企业能效诊断、节能事中事后监管等工作,近年来,牵头完成一千余项国家、省、市(县)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和煤炭减量替代方案编制工作,研究起草省、市级各类能源体系建设、规划编制工作30余项,先后带队在济南、潍坊、青岛、东营、兰州等多地开展了300余家重点企业能效核查与节能减煤诊断工作,先后在《中国工程咨询》、《中外能源》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2023年被评选为济南市能耗双控先进个人。
近日,我们有请到济南市工程咨询院能源与资源环境部主任孙金鹏就《济南市槐荫区碳达峰工作方案》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
问:在碳达峰过程中,槐荫区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保目标之间的关系?
答:这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槐荫区作为济南的中心城区,经济活动频繁,能源需求大。单纯以“减排”作为目标,可能会制约部分经济活动的增长。因此,最关键的策略是推动绿色经济转型,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节能减排措施,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低碳技术的应用。槐荫区并非不发展传统产业,而是要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手段提升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形成“低碳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碳达峰不仅是环保目标,也是推动经济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动力。
问:如何看待方案中提到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这一重点举措?
答:“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可以说是推动槐荫区碳达峰目标实现的关键驱动力。传统技术和工业模式在短期内很难迅速改变,尤其是那些对碳排放贡献较大的行业。如果没有技术创新,就难以在能源消费密集型行业中找到有效的减排路径。因此,我们应当着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新能源设备、低碳建筑材料等技术,并在各行业加速推广应用。此外,槐荫区可以积极推动绿色技术的自主研发,鼓励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尤其是在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领域的突破,通过科技手段提升生产效率,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
问:在能源结构转型方面,槐荫区有哪些关键措施?
答:槐荫区的能源结构转型需要在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的同时,确保过渡期内的能源供应稳定。首先,要加大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重点推动建筑、交通、工业等领域的能源使用结构优化。其次,应加速推动“能源互联网”建设,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能源管理和调度效率,优化能源使用模式。此外,槐荫区还可以探索实施碳捕集和碳储存技术(CCS),以实现传统高碳产业的减排,降低碳排放总量。虽然短期内这些技术可能面临一定的经济压力,但从长远来看,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是实现碳达峰和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
问:在落实这些措施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地方政府在碳达峰工作的推进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激励,激发企业在绿色技术研发、节能降耗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提供支持。其次,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各项减排措施的实施效果。另外,政府还需要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的协作,促进绿色理念的普及,提升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最后,政府还可以通过区域协调机制,推动跨区域的低碳合作和资源共享,实现更大范围的碳排放减量。
问: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是方案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槐荫区在这方面有哪些具体的规划?
答:在城乡建设方面,我们将全流程融入低碳理念。比如,我们会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提高建筑能效;同时,我们还将不断提高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加大设备改造更新力度,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碳排放。
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解读机构:济南市工程咨询院
具体联系人:孙金鹏
咨询电话:0531-82092239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