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槐荫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付强解读《济南市槐荫区“宜商槐荫”十八条措施》
字号:
大 中 小



领导干部背景介绍:付强,现任槐荫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负责行政审批服务局全面工作。
2024年1月30日,槐荫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济南市槐荫区“宜商槐荫”十八条措施》,槐荫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付强解读同志现将文件解读如下:
问:《济南市槐荫区“宜商槐荫”十八条措施》制定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答:槐荫区作为省会济南的中心城区,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强省会战略等历史机遇叠加;区内坐落有京沪高铁五大始发站——济南西站,直达全国300余城市,日均客流13万人次,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产业基础较好,医养健康、先进材料、智能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处于跨越发展、快速发展、高速发展的黄金期与窗口期。为把先进地区经验做法与我区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政务服务优势、环境优势充分结合,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市场主体获得感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评价标准,强力打造“宜商槐荫”特色品牌,吸引更多高端企业、优质项目前来投资兴业,以高品质宜商环境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拟制了《济南市槐荫区“宜商槐荫”十八条措施》。
问:《济南市槐荫区“宜商槐荫”十八条措施》包含哪些亮点?
答:《济南市槐荫区“宜商槐荫”十八条措施》聚焦“宜商”主题,共计四部分18条内容。内容贴合我区实际和企业需求,汇聚全区多部门合力,着力推动全区宜商环境提质升级。
比如“齐鲁之窗”一站办,我们依托西客站齐鲁门户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和京沪会客厅区域综合服务平台优势,立足“服务创造价值,创新引领突破”的工作理念,在紧邻西客站东广场建设了总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齐鲁之窗宜商服务中心,着力打造政务服务的齐鲁窗口、高铁站旁的宜商桥头堡,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流程、一体化线上线下综合服务。运营以来累计开展业务咨询1万余次,精准帮办7800余件。
再如礼遇“星计划”贴心办,我们会同区有关部门,对礼遇星计划内容进一步进行了细化,制订了通行礼遇、商务礼遇、文旅礼遇、教育礼遇等8项礼遇措施,聚多部门合力,为“星企业”提供高品质的量身定制服务。同时明确了礼遇“星计划”的享受范围和实施方式,并于近期向首批礼遇“星企业”颁发星企礼遇卡。
问:《济南市槐荫区“宜商槐荫”十八条措施》在推动落实见效上有什么具体做法?
答:为确保《济南市槐荫区“宜商槐荫”十八条措施》真正能够落实落地、惠及企业,槐荫区做了大量工作:一是部门共同参与,明确责任分工。措施中明确了每一条措施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制定期间向涉及的29家责任单位(部门)征求意见建议,并根据收集的意见建议对内容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通过明确分工、定标定责,对后期政策的有力执行起到有效保障。二是多次组织调研,尊重企业意见。先后在段北财富一号、京沪会客厅、西市场街道等地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问题诉求,对《“宜商槐荫”十八条》征求意见建议,确保政策所及和企业所需适配挂钩。三是细化具体措施,全力推动落实。针对十八条措施,特别是涉及多部门、综合性的措施,专门组织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具体举措,确保工作落实。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