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济南市槐荫区“宜商槐荫”十八条措施》的解读
11370104597024629Y-A/2024-6544880
槐荫区人民政府
2024-01-31

关于《济南市槐荫区“宜商槐荫”十八条措施》的解读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一、政策背景

槐荫区作为省会济南的西部城区,区位优势独特,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发展潜力巨大,正处于跨越发展、快速发展、高速发展的黄金期与窗口期。把先进地区经验做法与我区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政务服务优势、环境优势充分结合,强力打造“宜商槐荫”特色品牌,吸引更多高端企业、优质项目前来投资兴业,以高品质宜商环境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拟制了《济南市槐荫区“宜商槐荫”十八条措施》。

二、决策依据

依据《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2号)、《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济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结合我区实际和营商环境方面特色优势,制定《济南市槐荫区“宜商槐荫”十八条措施》。

出台目的

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西兴”城市发展战略,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市场主体获得感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评价标准,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四、重要举措

《济南市槐荫区“宜商槐荫”十八条措施》聚焦“宜商”主题,共计四部分18条内容主要包括积极开展宜商品牌创建、助力产业模式优化升级、持续深入推进宜商环境建设、打造一批特色亮点工作走在省、市前列

着力提高宜商服务水平围绕政务服务出精品、出亮点,重点打造政务服务“齐鲁之窗”、“槐小花”服务团队“宜商中心”全生命周期服务、礼遇“星计划”企业家礼遇服务槐荫区“宜商服务系统”、“企业大事一体办”等6项特色工作。

助力产业模式优化升级。围绕我区楼宇资源优势,通过发展楼宇经济、打造特色产业园模式、“工业上楼”等方式,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持续深入推进宜商环境建设。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营商环境监测点、政协“商量”平台优势强化政企沟通交流同时,通过持续推进减税降费工作大力支持外贸企业发展等举措,让企业“轻装上阵”、专心发展。

(四)打造一批特色亮点工作走在省、市前列开展诚信政府、数字强区、青年友好型城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示范区等创建工作,以创建促优化、促提升、促发展、促品牌,推动宜商工作更多方面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不断提高“宜商槐荫”品牌知名度和含金量。

五、涉及群众切身利益

(一)服务再提升。进一步提高全区宜商惠企服务能力,推动企业办事更加便捷高效,不断提升辖区企业在槐荫投资兴业的体验感、获得感。

(二)产业再升级。通过产业升级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聚集槐荫,进一步提升经营场所、人才、涉企服务供给能力,推动产业链更加成熟完善。

(三)助企再深入。进一步深化政企交流,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政策支持。

(四)环境再优化。以一系列“宜商槐荫”特色品牌创建为抓手,在全区加快打造宜业宜商的高品质营商环境。

六、关键词诠释

(一)宜商槐荫:槐荫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品牌。

(二)齐鲁之窗:即齐鲁之窗宜商服务中心,是槐荫区创新打造的审批服务品牌,可办理工商登记(设立、变更、注销)、卫健医疗、食品药品、社会事务、教育文化、人力资源、工程建设、农业农村、市政、民政等领域业务,同时也可帮助办理跨省、跨市、跨区业务。

(三)槐小花:即槐荫区“槐小花”政务服务帮办团队品牌,根据服务类别设置了多支帮办团队,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建立全面、便捷、高效的工作流程,构建全流程、标准化、精准式的服务模式。

(四)宜商产业:包含提供宜商服务的各类企业,多元化满足企业对于超出政府职能范围的服务需求。

(五)工业上楼:即企业在高层楼房中进行工业生产的产业新空间模式

(六)数字槐荫(数字强区):紧扣数字机关、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关键环节,加快数字技术向各行业渗透扩散、与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数字化转型。

七、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解读机构:济南市槐荫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具体联系人:张玉熠

咨询电话:0531—87589577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区政府办公室

2965

信息发布总数

52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