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协调发展。2021年,全区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2所,在校生70863人。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3所、初中11所,初中在校生17562人,毕业生4840人;小学47所(含民办小学1所),在校生53301人,毕业生697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92人;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100%,小学、初中在校生巩固率分别是100%和99%,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入学率为100%。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2524人。注册幼儿园165所(公办园73所、民办园92所),在园幼儿36611人。全区在编教职工4065人,在编专任教师3927人。
科技创新持续发力。2021年,全区拥有省级院士工作站2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6家、省级研发机构34家。完成科技成果登记25项,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1家,比上年增长34.66%。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21年,槐荫区立足群众需求,不断提升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区文化馆、图书馆均为国家一级馆。全区16个街道达标建成15个街道文化站,面积均超过500平方米(因非遗园建设,吴家堡街道文化站于2014年拆迁),151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达标并实现功能分区。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实现全覆盖。积极争取市级80万元资金,推进中大街道办事处新建1处泉城书房。投入70万元,建成10个社会化运营的街道、村(社区)分馆。完成“一村一年一场戏”送戏下乡计划50场次。深入景区、社区举办2021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中国梦·非遗行”走基层等非遗展示和体验活动。完成公益电影放映1200场次。
医疗卫生不断改善。2021年,全区共有各类医疗机构573家,其中,三级医院9家,二级医院9家,一级医院12家,门诊部2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9家,村卫生室65家,诊所及其他医疗机构414家;各类医疗机构床位共12088个;卫生技术人员17642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2227人,注册护士8639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适龄儿童牙齿免费涂氟活动。全年为200位符合条件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率100%。
体育运动蓬勃开展。2021年,建成国家级体育活动中心1处、体育主题公园5处、体育广场2个;建设社会足球场地26个(其中标准足球场2个);各类体育健身场地616处,全区可健身场地总面积达111.8万平方米,“10-15分钟健身圈”基本建成;全面开通全市县区首个体育健身查询平台——槐荫公益健身电子地图;承办“卡尔美杯”济南市国际少儿足球邀请赛、国际足球“嘉年华”总决赛等国际赛事;举办槐荫区首届社区运动会、首届青年趣味挑战赛和“第三届”百村篮球联谊赛。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人数达2087人。“十三五”期间,向上级训练单位输送运动员人数达86人。槐荫区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获得金牌5枚,在省级比赛中获得金牌21枚,在市级比赛中获得金牌398.5枚,尤其是在济南市第八届青少年运动会上,槐荫区金牌数及总分均获得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