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公时纪念馆 位于经四路370号。有一西式楼房,二层,坐南朝北,平面略呈方形,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当时为山东外交交涉员公署。1928年,蔡公时殉难地是“五三”惨案最具代表性的纪念地之一。现交涉公署院落、楼房原貌变化不大,保存尚好。1995年,被公布为济南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五三惨案遗址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恩来1946年视察北平军事调处部济南执行小组纪念地(济南饭店) 位于槐荫区经三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1946 年1月达成停战协定,并组成有美国代表参加的北平(今北京)军事调处执行部和军事调处执行小组,具体调处国共双方的军事冲突。1月中旬,济南执行小组成立,新四军兼山东军区第一任首席代表是陈叔亮(邝任农、黄远先后继之),国民党第二绥靖区第一任首席代表是涂叙五(张叔衡、曾天泉先后继之),美方第一任首席代表是雷克(戴维斯、谢如士先后继之)。济南小组是山东地区的中心组,负责与泰安、高密、晏城、枣庄、青岛等执行小组联系。3月2日,北平军调部中共首席代表周恩来与国民党首席代表张治中、美方首席代表马歇尔到济南视察。在周恩来、叶剑英、陈毅等的领导下,中共代表团利用济南小组这个阵地,有理、有利、有节地同敌人斗争,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维护了暂时出现的和平。内战爆发后,邝任农、黄远先后撤离,10月1日中共代表奉命撤回解放区首府临沂。1979年9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五”烈士纪念碑 纪念碑坐落在青年公园中央,占地面积30平方米。纪念碑由雕塑家仇志海设计,高5米,由3块长方体大理石组成,镶嵌着反映烈士当年英勇就义的铜雕,刻有国家原副主席王震、中共山东省顾委原主任梁步庭的题词和22位烈士的主要生平事迹。纪念碑与周围环境相映衬,显得分外庄严。1931年4月5日,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刘谦初、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郭隆真等22名中共山东党组织的重要干部,被国民党反动派集体杀害于济南纬八路刑场(槐荫区域内的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校址)。为继承烈士遗志、发扬革命传统,槐荫区委、区政府决定在烈士就义处附近的青年公园内建立“四五”烈士纪念碑。1987年3月,团区委在全区发起学习“四五”烈士精神、捐款建立纪念碑活动,并向全国书画家发出了倡议信。共收到来自江苏、辽宁、南京等地及省内大部分县市捐款6万余元。全国20余个省(市)美协、书协的艺术家为纪念碑义捐书画200余幅。台湾画家、美籍华人孙瑛代表台湾及海外艺术家寄来国画。经过2个月的施工,“四五”烈士纪念碑建成。1989年4月4日,纪念碑落成揭幕式在青年公园内举行。1995年5月,“四五”烈士纪念碑被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4月,被共青团山东省委公布为山东省青少年道德教育实践基地。
1989年,“四五”烈士邓恩铭弟弟邓恩光、刘谦初之女刘松林参加纪念碑落成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