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学校小学部部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活动安排
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学校
2024-03-14

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学校小学部部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活动安排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学校小学部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市、区教体局和集团的正确领导下,结合学校2024年工作要点,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规范为前提,以改革为动力,以教研为依托,坚持五育并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影响力和美誉度。

二、工作目标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行“4321慧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学为中心、精教真学、活动建构、踊跃展示”为特征的学习形式,全面提升课堂效能,提高教学质量,达成育人目标。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筑峰计划,搭建研究交流平台,构建教师层级成长机制,有计划、分批次塑造一批优师、名师。

3.强化校园内涵建设。坚持“五育并举”育人理念,打造特色活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启动书香校园建设,培养良好阅读习惯,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提升办学品质。

三、重点工作

(一)聚焦课堂改革,践行“慧学课堂”

根据《槐荫区关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暨“慧学课堂”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本学期小学部将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校本化实施路径,全面推行“4321慧学课堂”教学模式,依据“慧学课堂评价表”问诊课堂实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索“学为中心、精教真学、活动建构、踊跃展示”框架下指向核心素养的“慧学课堂”新样态。

“学为中心”即把学生置于课堂的中心地位,教师尊重学生已有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精教真学”,即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通过任务驱动、及时点拨等方式精准导学,促进学生真实、可见、深入地学习;“活动建构”即创设以“大问题、大板块、大空间”为特征的“整体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思维进阶式学习;“踊跃展示”即学生在课堂中能规范、优质地进行主动积极的学习展示。

本学期,学校将全力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度和力度。

1.理念引领,推动步伐。学校将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改革意识和课堂教学水平作为工作重点,把课堂教学改革培训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定期举办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培训学习、座谈沙龙等活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力和执行力。

2.聚焦课堂,问诊教学。组织开展全覆盖、分学科、分学段的“课堂观察”活动,通过随机推门课、课改观摩课、组内展示课、课改优质课等活动,以“问诊式”进行靶向评析,发现问题,及时下达“诊疗单”,精准指导,一人一案,为教师课堂把脉。

3.教·研驱动,打造特色。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结合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学情,形成课堂教学范式的“变式组合”,培养较好掌握课堂教学改革操作要领的骨干教师,创建有特色、有深度、有亮点的品牌教研组,引领其它教师专业成长;搜集、整理课改成果,积极申报各级课改课题,争当课改典型。

4.考核激励,优化评价。建立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机制,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教师量化评价向“慧学课堂”建构推进的实效倾斜,表彰课堂教学改革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树立标杆。

(二)启动“筑峰”工程,加强教师发展

铺设厚实的专业发展土壤,教师才有忍不住的突破,教育才有看得见的改变。学校制定并启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筑峰计划,打造全序列梯队式教师队伍,实施分层培养评价,根据发展规律划分成长期、成熟期、成名期三个阶段,培育新手型、成熟型、卓越型三支队伍,搭建“新秀露台”“精英擂台”“名师讲台”三个平台”,开展“三项工程”为教师专业成长架设“三级保障”。

1.开展教·研提升工程,构筑专业保障

一是聚焦整体,实施主题式校本教研。抓住共性的突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形成因素、理论困境和解决路径,每学期面向全体教师开展1到2次以专家教师引领为主要形式的课改培训、基本功培训、信息化培训等主题式校本教研。 

二是聚焦学科,实施专题式校本教研。加强教材解读能力,促进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情、研究课堂等能力水平的提升,邀请集团专家、区教研员、教学名师到校开展以沉浸式、体验式、跟进式为主要形式的专题式校本教研。

三是聚焦层次,实施分层式校本教研。通过三个阶段教师的突出问题,形成由师徒结对、教研组、名师工作室等部门组成的助力团,组建学习型共同体,分专题、分小组进行阶段性学习分享、交流,进行分层式校本教研,带动新手型教师快速起步,成就成熟型教师拔节生长;打造卓越型教师自成风格。

四是聚焦问题,实施课题合作教研。坚持立足于校情、教情和学情,敏锐发现教学中一些影响教学效果,制约质量提升的“细小”问题,深入开展探究活动,积极参与课题的申报、研究、成果展评,抓好课题的常规管理,精心选题,精细设计,精当操作,精彩呈现,精致管理,对重点课题实施项目协作攻关。

2.开展素养提升工程,构筑能力保障

组织多元竞赛,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分学科开展教师技能大赛,语文教师下水文比赛、英语教师配音比赛、语数英数学教师做题竞赛、教师命题大赛、美术教师绘画、音乐教师弹唱、体育教师广播操比赛等;全学科开展现场板书大赛、教育征文评选、优秀案例评选等,通过风采展示,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成长平台。

3.开展信息技术提升工程,构筑技术保障

以信息技术2.0工程为抓手,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平台,实现教学管理与信息化教学理念深度融合。深入开展信息技术提升培训,重点学习信息技术手段融入的教学设计优化、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等专题内容,掌握信息素养与技术应用能力。引桥初中部数据驱动下的信息化教学形式,鼓励老师大胆尝试平板教学,实现小初衔接,实实在在推进融合创新,切切实实强化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成长状态的缩影将折射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态,激发更多的教师不断向上,打破成长的天花板。

(三)强化内涵发展,落实五育并举

1.构建书香文化,促进持续发展

教师必须成为阅读者。结合集团“读书KPI”考核,打造阅读风尚,营造阅读氛围,创新育人形式,厚植人文底蕴,为高质量领跑凝聚精神力量。

(一)学校层面:设置阅读课程,利用阅读场所,开设书香专栏,推荐好书、推送心得,做好阅读分享及过程性评价,开展丰富的“读书节”“推普周”“朗读者”等活动,争创书香校园。

(二)教师层面:建立教师读书学习制度,打造优秀领读教师队伍,推动学科阅读融合,以专题分享、读书征文、读书演讲等特色活动,提高教师读书品味,争做书香教师。

(三)学生层面:开展读书交流会,开设阅读银行,开启读书打卡,促进阅读常态化开展;开展具有年段特色的我读我绘(低段)、我读我讲(中段)、我读我写(高段)悦读模式;通过诗词大会、朗诵比赛、故事大赛、小作家风采等多种形式,丰富阅读活动,争做书香班级和个人阅读小明星。

(四)家校层面:搭建亲子共读平台,举行亲子共读共享,评选阅读之家,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育格局,养成尚教重读的优良家风,创建书香家庭。

2.追光筑梦育人,促进品质发展

学校制定并启动学生素养提升的筑梦计划,从三全育人落实五育并举。加强德育教育。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各学科教师挖掘学科育人资源,结合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智育水平。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严把教学质量关,各年级利用人文时段时间逐步形成语数英基础知识达标制度,做好达标后的数据统计、质量分析及追踪反馈,及时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查漏补缺,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强化体育锻炼。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对标开展阳光体育重塑工作,培育特色体育项目。乘着全市首个篮球人才培养试点区的东风,结合课后服务课程建设工作,推动我校篮球、足球两大球项目落地,建设篮球、足球等特色项目学校;增强美育熏陶。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帮助每位学生学会1至2项艺术技能;加强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制定劳动教育方案,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统筹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体验教育,统筹家务劳动、校内劳动和社会劳动。

以“槐荫小作家”“数学小达人”“英语口语大赛”“体育班级联赛”等优质平台为目标,面向全校学生,采用班级初选,年级评选的方式,组织富有特色和实效的学生素养提升类学科活动,学校拟开展:

二月份习惯养成月,以《小学课堂常规训练纲要》为指导,关注学生课堂常规,学习习惯的养成,发现问题,反馈落实。

三月份趣味数学节,组织开展“口算比赛”“奥数竞赛”等;

四月份快乐读书节,组织开展语文“书法比赛”“诗词大会”,英语“我爱记单词”等,以及各学科、各班级读书系列活动;

五月份创意艺术节,组织开展各学科的艺术展示活动;

丰富校园生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持续开展能力素养层面的展示比赛,助力学生学科素养得到螺旋式提升。

(四)实施“泉引桥”,加强幼小初衔接

根据济南市教育局《关于实施基础教育全学段衔接“泉引桥”工程的指导意见》,多层次、多角度形成幼小协同、小初衔接的长效机制,如同一学科素养的一贯制培养,基于学生问题自主合作课堂的一贯制应用,各年级自主行为习惯的一贯制规范。学校将拉手幼儿园、初中部成立“泉引桥”实验团队,紧密联系学区学校(昆仑、御景城),邀请相关年级家长来校参观交流。介绍学校办学理念,传递学校发展信心,达到引渠固源的目的。通过集体备课、课堂研讨、特色活动、主题课程、家校协同、沙龙座谈等方式学习交流,实践探索,避免断层和重复性劳动,形成较比成熟的经验和方法,有效衔接打开各学段间的壁垒,使得学生的能力、素养、行为习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真正实现大贯通。

立足新起点,展现新作为,锻造新形象。2024年,学校将以实际行动“对标优秀、服务成长”,扎实走好每一步,成就最好的自己,和最卓越的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学校。

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育教学工作配档表(2024.2.21)

时间

德育工作内容

教学、教科研工作内容

2

1.学生报到,收齐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材料;

2.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思政、养成、收心、励志);

3.开展“我为学校添光彩”活动;行动起来装扮教室,评选“最美教室”,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的习惯(每月一次);

4.制定德育处、少先队、班主任等工作计划;

5.召开大队委会议;

6.红领巾广播站会议及广播安排;

7.防拐防骗守护成长安全教育日主题宣讲;

8.进行防拐骗防欺诈安全演练;

9.家校沟通教师培训。

1.完成新学期变动学科教师人员安排及课表;

2.完成教材和作业本的发放;

3.组织参加学科集体备课;

4.组织进行开学初备课检查;

5.组织传达区、校小学各学科教研计划;

6.语文,数学学科修改学历案;

7.组织开展假期作业专场展示;

8.召开各学科大组教研活动;

9.组织开展推门课活动;

10.家校沟通教师培训;

11.完成教师寒假研修。

3

1.“学雷锋见行动”将学雷锋与加强守则、规范养成教育结合起来;

2.组织开展社区共建“争先锋”,大队委化身“小小巡查员”活动;

3.开展“垃圾分类”“爱心义卖”等系列活动;

4.开展3.8妇女节活动;

5.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主题教育活动;

6.进行防踩踏安全演练。

1.进行教研组“慧学课堂”优质课评比活动;

2.召开各学科大组教研活动;

3.组织六年级项目组会议;

4.组织进行经典诵读“青铜”等级过关;

5.组织开展“泉引桥”幼小初全学段衔接研讨活动;

6.开展2024年度校区级以上课题申报工作。

4

1.开展红领巾寻访“清明节”活动;

2.开展扫墓踏青活动,让学生缅怀革命先烈;

3.开展保护环境,爱护地球主题教育活动;

4.开展“星火阅读”分享活动;

5.进行应急疏散演练及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

     

1.组织开展读书节特别活策划--我和书的故事;

2.组织开展小学“4321慧学课堂”学科教研活动;

3.组织开展期中工作检查;

4.六年级阶段性评价、表彰;

5.组织进行经典诵读“白银”等级过关;

6.召开各学科大组教研活动。

5

1.组织开展五一国际劳动节主题系列教育活动;

2.开展劳动技能大比拼;

3.开展红领巾寻访研学活动;

4.开展母亲节主题教育活动;

5.开展身边好人故事宣讲活动

6.进行防震防灾安全演练。

1.组织开展小学复习研究活动;

2.组织开展小学“4321慧学课堂”学科教研活动;

3.组织开展各学科竞赛活动

4.进行期末备课、听课、作业检查;

5.组织进行经典诵读“黄金”等级过关;

6.召开各学科大组教研活动

6

1.迎六一国际儿童节汇演——表彰大会暨新队员入队仪式

2.开展“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活动

3.开展“世界环境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4.红领巾寻访“端午节”;

5.“夏季送清凉,情暖环卫工”少先队志愿服务

6.进行防暴恐安全演练。

1.组织开展小学“4321慧学课堂”学科教研活动;  

2.综合学科期末测试,一二年级游艺闯关活动部署期末测试工作;

3.阅卷及试卷分析,整理资料;

4.教师期末量化学生评优评先

5.组织开展暑假教师研修工作;

6.一年级新生招生工作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学校

84

信息发布总数

13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