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2025年工作计划
字号:
大 中 小



一、总体工作思路
2025年是新中国成立76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槐荫医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紧密围绕区委“125510”发展思路,全面聚焦主责主业,坚持“院科两优,德医双强”,坚持高质量发展,扎实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创优争先、提质增效。
二、2025年医院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深化肛肠学科建设,筑牢发展根基。一是强化专业优势,进一步推进“无痛病房”发展,并持续挖掘肛肠专业的中医个性化治疗;开展更加扎实有效的基础与临床科学研究,为更多肛肠专科病种建立规范、科学、高效的临床路径,促进本学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帮助病人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医疗费用,在“精准施治”和“无痛治疗”方面继续走在全省前列。二是按照肛肠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正式复批三年建设规划第一年的规划和工作部署,发展肛肠疾病诊治的新概念,构建医教研产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三是继续扩大“齐鲁区域肛肠医院联盟”和“肛肠专科医联体”的影响力,吸纳更多会员单位。筹办“黄河流域肛肠学术大会”,借助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专家力量,提升结直肠肿瘤治疗水平,实现从小肛肠到大肛肠的跨越,进一步加强在全国肛肠学科的影响力。
(二)深化军民共建,开启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深化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的军民共建对口支援医疗合作,筹建“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军民共建医院”和“国家标准化肿瘤诊疗中心,”共建医院和国家级中心拟于2025年5月1日正式挂牌。引入8-10个国家级知名专家团队,建立名医工作室、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远程医疗绿色通道,逐步开展线下线上多学科会诊和远程会诊、远程教学、远程病例讨论等工作,在学科发展、人才储备、特色技术建设和精准化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提质升级;积极开拓医疗市场,借鉴清华长庚医院推动“北京回龙观社区模式”实现槐荫90%就诊覆盖率。编制《槐荫人民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方案》,实现由二级医院向三级医院体质升级。努力建设让患者放心、让人民满意,有温度的医院。
(三)聚焦目标任务,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医院急诊综合楼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单体竣工、规划核实、人防验收备案等各项工作,明年“五一”前将完成所有工程的验收交接、医疗设备设施的安装等各项工作,正式开业运营。新院区开诊后将进一步强化济南市紧急医疗救援的能力,提高医院就医环境和医疗条件。二是规划建设制剂中心(制剂生产区)和药检室(研发检验区),积极协调槐荫区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及相关施工单位,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四)以人才引进为主导,助力医院发展新动能。一是根据医院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紧缺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多种渠道招聘人才,如参加高校招聘会、网络招聘、人才市场招聘等,吸引优秀的医学人才加入医院。二是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鼓励医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对年轻医务人员的培养,实行导师带教制度,为年轻医务人员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指导。三是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联合制定人才培训计划,通过学科引领、学术讲座、适宜技术培训、优先接收丙方人员进修学习等方式,尤其针对特色专病同相关科室开展对接,不断提高专业科室的医疗服务能力。
(五)传承创新发展,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一是用好“山东省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基地”的招牌,切实做好在肛肠、中医针灸、康复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适宜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二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与特色养生保健服务,引进高水平专家定期坐诊,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双向转诊机制,让服务范围与深度逐步拓展。三是紧密结合全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需要,与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对口支援等工作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多样化、创新性的中医药特色疗法、中医药特色项目挖掘及推广模式。
(六)优化社区服务资源,谋划引领多方位发展。一是是借助知名专家团队,推广社区中医适宜技术、打造中医“小专科”特色门诊、积极开展6S管理,让辖区居民感受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和服务能力的提升。二是组建优质家庭医生团队,积极推进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畅通医患沟通渠道。上下协同、共同参与,为签约居民提供多元化、多级医疗机构参与的“1+3+N”个性化签约服务。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