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营商环境升级的“闯关攻略”
字号:
大 中 小
今年以来,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围绕项目提升年要求,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落实落细各项惠企政策方面持续发力,以数据库 “筑基”、把脉问诊 “破题”、引育赋能 “续航”持续提升营商环境 “软实力”,并转化为企业发展的 “硬支撑”,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建库强基“项目库+企业库”织密服务网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深知,只有精准掌握项目进展和企业需求,才能确保助企服务不跑偏、不走样。为此,经开区以“项目库+企业库”双库联动为基础,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为服务企业装上“智慧大脑”。在项目库建设中,经开区分别对在建项目及招商引资项目进行动态跟踪,详细掌握在建项目情况,并实时更新项目建设进度、产业布局、项目储备等情况,对于招商引资项目,从意向洽谈阶段便建立跟踪台账,详细记录企业投资规模、产业方向、合作诉求等信息,确保项目从签约到落地无缝衔接。依托项目库的精准调度,推动创新链、资本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确保从项目签约到如期完工全流程实现“数据护航”,让一个个规划中的“纸上项目”顺利转变为投产达效的“地上实体”。
在企业库搭建中,经开区对辖区企业信息进行分类梳理建档,详细收录企业基本情况、主营业务、经营情况等信息,逐企标注企业在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的需求,为后续“量体裁衣”式服务奠定基础,给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这些优质企业正成为推动经开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不仅在核心技术攻关、产业链补链强基中起着中坚作用,更以创新活力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形成“龙头引领、梯队跟进”的产业生态新格局。
精准施策“走访+培育”破解企业难题
“企业的烦心事,就是我们的头等事。”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以“把脉问诊”的姿态,打造“走访企业+多元活动”的“综合套餐”,把服务送到企业心坎上,迈出政策落地的“最后一步”。在走访调研中,经开区领导干部带头,化身企业的“代理人”,走进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永芳(济南)卫生用品集团等企业,不仅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摸得清清楚楚,更聚焦企业市场拓展、项目审批、人才招引等方面的难点堵点,主动听问题、找对策、督落实,用一次次主动靠前的服务、一个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为企业扫清发展障碍。随着企业发展的“绊脚石”越来越少,前行的“助推器”越来越多,一系列“把脉问诊”行动,不仅让企业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与支持,更擦亮了经开区“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品牌,让营商环境的“温度”转化为企业发展的“速度”。同时,经开区化身服务企业的“后勤部”,围绕企业实际需求,打造多元化的服务场景,为企业提供手续审批、现场协调、资金协调、人才引进等定制化服务,推动从“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精准化、专业化支持政策接连推出。在全市开发区中首先设立了第一支规模1亿元的半导体产业引导基金,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力的项目“铺路搭桥”;实现了省级开发区首支基金的首投发放,将首期产业基金投至晶芯半导体,直接用于企业加码研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加速企业成长腾飞的步伐。接地气、解难题的特色活动源源不断。“提质向新·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交流会让科研成果跃出纸面、走进企业;“以法之帆·护企远航”送法服务暨助企用工槐荫市集,“线上+线下”结合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保障;与济南市贸促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为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搭好平台;槐荫区“走出去”企业培育计划宣讲会,破解企业“不敢出、不会出、如何出”的出海难题,让企业在发展路上“轻装上阵”。如今,经开区的链上企业硕果累累,累计拥有各类技术专利700余项,成功突破多项“卡脖子”核心技术难题。其中,天岳先进全球首推 12 英寸碳化硅衬底,解决大尺寸衬底制备世界级难题;力冠微电子在 HVPE 设备制造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让产业链自主可控底气更足。
蓄能提质“引才+育才”激活发展动能
高素质人才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坚持“引才”与“育才”同发力,为辖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构建“近悦远来”的良好生态,让各类人才在这片热土上安身、安心、安业,形成引才、育才、留才的闭环。 今年以来,经开区持续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对接订单化、人才平台多样化,形成引才、育才、留才闭环,让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多项人才引育活动也顺利开展。武汉理工大学济南研究中心、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揭牌落地,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产业输送专业型、技能型人才,实现高校科研实力与地方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是校地融合、深耕“校友经济”的生动实践,也是助力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有力举措;济南新阶层法财税专家服务活动,聚焦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专业优势与社会服务需求,搭建起更广阔、更优质、更高效的实践载体;“青鸟计划”搭建起青年学子与故土发展的联结桥梁,让青年人才在参与地方建设的实践中,直观感知故乡的发展脉搏、产业活力与城市魅力,为城市长远发展积蓄青春力量。
如今,经开区已汇聚30余名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领军人才,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产业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在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早已跳出口号范畴,转化为精准化服务的生动实践。未来,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将以更优的营商环境、更实的助企行动,推动“问题清单”向“服务清单”“成效清单”深度转化,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升级,推动企业发展再提速、产业升级再突破,为高质量发展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