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换“新”的双向奔赴|骑手:这波操作,我给满分
字号:
大 中 小
“从有地方歇脚,到有专属单车,现在连找楼都有了‘导航神器',社区的服务真是越来越贴心!”刚送完一单的骑手刘师傅,对着恒大华府社区门口的新设施连连点赞。近日,张庄路街道恒大华府社区持续深化“骑手友好社区”建设,精准对接新就业群体的需求,从解决“急难愁盼”到优化“细节体验”,服务一次次升级,收获了骑手群体的满堂好评。
从“陌生”到“信任”,以心换心的破冰之旅
回想起刚开始,骑手赵师傅不好意思地笑了:“那时候我们一天跑十几个小时单,跟社区基本没交集,对他们的态度也挺冷淡的。”“后来歇脚点设施越来越完备,居委会的人总是来聊上几句,经常问我们的想法,慢慢就熟悉了。”从礼貌点头到主动说需求,从建设驿站到设施不断优化完善,社区通过上门问需搭建起了与骑手间的“沟通桥”,让“新声”有了反馈渠道,更把需求落地成了“民生实事”。
从“能歇脚”到“强技能”,服务升级有深度
建设初期,社区依托辖区内全市首家新就业群体服务站点——骑寄驿站,搭建起暖心补给站,一站式满足骑手饮水、充电等基础需求,让他们有了一个累了能歇脚、渴了有水喝的“避风港”。
随着服务深入,新矛盾也逐渐显现:恒大天玺小区的安全管理规定与骑手配送效率之间出现冲突。按小区要求,骑手需步行进出完成配送,送餐后还得折返取车,不仅耗时,还可能导致订单超时。为破解“安全”与“效率”的两难困境,社区多次组织物业、骑手代表召开协商会,最终创新推出“依规准入、登记用车”模式,在小区出入口增设骑手共享单车站点。这样一来,既守住了小区安全管理底线,又解决了骑手短途接驳刚需。据骑手反馈,仅这一项调整,每单配送至少能省5分钟。
除此之外,考虑到骑手日常穿梭街巷难免遭遇意外,社区主动延伸服务触角,为骑手们提供应急技能培训课程。从基础急救知识到突发情况应对技巧,让骑手在保障自身出行安全时,也多了一份守护他人的能力,真正把服务从“基础保障”升级为“成长赋能”。
从“靠问路”到“智慧导”,科技赋能效率高
与骑手面对面交流时,社区发现“找楼难”是大家共同的困扰,尤其在楼栋密集区域,常因找不到具体单元门耽误配送时效。为此,社区先推出“线下方案”,在主出入口设置骑手专属地图展板;后续又根据骑手使用反馈优化服务,依托高德地图打造“线上服务”,“电子化骑手友好地图”正式上线。
如今,骑手扫码就能解锁多项实用功能:既有精准到单元门的导航、最优配送路径规划,也标注了换电柜、公共卫生间等高频需求点位。这份小小的电子地图,既帮骑手卸下送单焦虑、让配送更顺畅,更用科技力量为配送效率按下“加速键”。
从“上门倾听”到“云端反馈”,全时服务更贴心
为打破骑手诉求反馈的时间与空间限制,社区进一步拓宽倾听渠道——创建“恒骑侍”微信公众号平台,开通“心愿码”线上诉求收集功能。通过线上“随时提”与线下“主动问”相互配合,共同构建起24小时不打烊的诉求响应机制。
无论是夏季防暑、冬季保暖等基础物资,还是停车便利、路线指引等配送服务,平台上骑手反馈的每一条合理诉求,都能在这里得到快速响应与落地,用高效行动实现了全方位、无断点的服务闭环。
从“被服务”到“共建设”,双向奔赴暖人心
社区的暖心服务,不仅赢得了骑手们的一致赞誉,更激发了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如今,越来越多的骑手主动加入“恒骑侍”志愿服务队,化身“移动网格员”,积极参与社区隐患排查、特殊群体帮扶等公益活动。
“社区把我们当家人,我们也想为社区出份力。”骑手刘师傅的话,道出了骑手们的共同心声。他们利用走街串巷的优势,及时反馈社区里的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成为基层治理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这实现了从“被服务者”到“社区共建者”的身份转变,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就业群体的新鲜活力。
一次次服务升级,换来一声声真心点赞;一份份真情付出,收获一个个共建伙伴。恒大华府社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治理“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城市的“摆渡人”在奔波之余,真切触摸到社区的温度与家的归属感。未来,社区将继续以关心关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为治理重点,推动服务迭代升级,共同书写双向赋能、温暖同行的新篇章。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