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区政府多措并举护航重点项目 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字号:
大 中 小



今年以来,槐荫区政府立足经济发展实际,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聚焦重点项目建设领域,不断强化统筹协调,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服务流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一是强化统筹联动 形成工作合力。制定了《槐荫区贯彻落实市发展改革系统“项目突破年”行动方案》,狠抓项目服务、要素保障、跟踪问效。成了立了9个项目服务组,将216个项目分解到组、落实责任到人,深入项目单位,现场摸排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堵点问题,为企业纾困解难。建立项目问题分办机制,对各渠道摸排的困难问题实行分级办理、分类处置,逐一分解落实到相关单位,定期调度进展情况,形成闭环管理。
二是创新监督工作机制,护航重点项目。会同区纪检部门深化运用“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工作机制,对重点项目建立一台账、两清单,深入项目一线发放“企业服务诉求直通车”宣传展板,以“码上监督”针对西沙王庄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市疾控中心迁建等项目问题加强分办,解决了项目纳统问题,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起到支撑作用。针对济南市推进涉及的重点问题项目,经过“码上监督”,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市立五院站综合体、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济南医院等项目拆迁问题的成功解决。
三是优化项目服务流程,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部署要求,加快建设项目落地开工。依据济建发[2022]33号文件,推出了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新举措,助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是对于满足条件的工程建设项目,将施工许可审批分为“桩基工程、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0.000 以下结构”;“±0.000 以上”三个阶段,建设单位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许可的申请,改变了以往建设单位需要等待项目主体施工证下发后才能开工的情况,提升了项目开工速度,极大缩短了项目工期。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