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于长斌、张书平委员:
你好!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校地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大力推进槐荫区招才引智工作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槐荫区人社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近年来,按照上级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部署,我局认真落实人才强区战略,科学人才发展观不断深入人心,人才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随着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提升,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更加浓厚,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区人才发展水平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还不能适应和满足建设现代化新槐荫的形势任务需求。主要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还比较匮乏,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建设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还比较短缺,人才资源开发投入相对不足等。
当前,槐荫区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特别是国际医学中心、第一医科大学、省肿瘤医院质子临床研究中心等大学(科研院所)、医疗行业企业相继落地,为槐荫区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医养健康、生物医药、智慧医疗等行业快速发展,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保障改善民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优势和条件。今后10年间,是建设现代化新槐荫、实现全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加快城市建设跨越提升要以人才为基础,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要由人才来推动,实现社会事业全面突破同样要靠人才作保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加快人才发展的战略性、紧迫性需求显得更加突出,已经成为我区全面赶超、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针对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就我局目前人才工作开展情况向您做如下汇报:
1、三项举措聚才,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一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突出政治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由局党组统揽全局,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工作服务部牵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二是落实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通过全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紧密配合,积极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圆满完成市考核任务指标。全区完成新增人才统计博士18人、硕士598人、本专科(含高职)8363人。三是加大人才政策宣传力度。加大团结凝聚、教育引导、联系服务、表彰奖励和宣传推介力度,引导广大人才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2021年,共组织开展人才政策宣讲12期,对接企事业单位800余家,发放《槐荫区人社局人才支持政策汇编》1200余份,上门走访(调研、宣传政策)省立医院、第一医科大学、天岳等重点企事业单位100余家。
2、三条途径引才,畅通人才对接渠道。一是“走出去”,大力开展“才聚泉城”名校行活动。组织全区30余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参加“才聚泉城”名校行云端引才对接会,对接会有50余个“双一流”大学参加,期间我区单位接收简历790余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370人。下半年,还将组织多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我们将重点关注对接医疗类院校(学科),着力引进一批医养健康、生物医药、智慧医疗等关键领域及行业的急需紧缺人才。二是“看世界”,积极拓展海外引才渠道。组织省立医院、德迈产业园等1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海聚山东”线上引才系列活动。发放留学回国人员留学费用和创业补贴,已受理“TOP200海外高校留学回国人员留学费用补贴”和“留学人员来济创业启动支持计划”申报25人次,计划2022年全年发放补贴280万元。成功推荐耿直博士获评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奖。三是“巧借力”,鼓励社会力量引进高层次人才。深入贯彻《2021年济南市用人单位委托第三方机构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补贴申报通知》等要求,加大对社会力量和委托第三方引才奖补政策宣传力度。2021年,共发放引才奖励19万元。
3、三项服务留才,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一是扎实做好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2021年,全区认定高层次人才224人。做好“山东省惠才卡”、“济南市人才金卡”申报和服务工作,组织全区160余名高层次人才赴中心医院体检。二是强化博士后工作站的管理服务。通过深入走访调研,确定北方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等4家企事业单位意向设立博士后创新服务基地。做好博士后集聚计划专家服务,为省委党校、儿童医院、山东天岳发放博士后站设站、开题、项目配套资助145万元。三是发放高层次人才生活和租房补贴、审核人才低息购房贷款。加大对企事业新引进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生活和租房补贴力度,2021年全年补贴人数623人,发放补贴784.2万元。做好人才安居低息住房贷款审核,受理贷款申请37人,贷款总额3240万元。
4、三个措施用才,激活人才发展“一池春水”。一是积极组织省、市、区人才工程申报。推荐宗艳民(山东天岳)申报并最终获评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技能类);推荐乔山林(济南豪瑞生物)申报并最终获评泉城“5150”引才倍增计划;推荐秦志英(光先数控)等4名个人申报泉城学者建设工程;推荐白志强(润华汽车)等9人申报泉城首席技师;推荐袁国庆团队(山东中车)等5个人才团队申报区产业领军人才集聚计划,最终4个人才团队获评。二是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开展“金蓝领”培训项目,先后培训289人,其中技师148人、高级技师141人,发放补贴资金60.06万元。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先后培训966人,其中初级工241人、中级工581人、高级工144人,发放补贴资金335.82万元。三是加强省、市(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的争创。为了畅通人才服务基层渠道,吸引聚集各类人才在基层建功立业,根据《关于开展2021年度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和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层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等通知要求,推荐德迈国际信息产业园为山东省专家服务基地候选企业并获评。确定推荐济南西城高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泉城稻花香田园综合体产业化联合体两家涉农企业为济南市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候选企业,目前正在评审中。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积极梳理相关政策,充分开展调研论证,围绕区委区政府“125510”工作思路,以创建“青年友好型城区”为契机,坚持党管人才,在“引进来”、“留得住”、“尽其才”等方面精准发力,为人才择“槐”而居、择“槐”立业构筑起“近悦远来”的良好生态。
对您的关注我们再次表示感谢,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支持我们的工作,谢谢!
槐荫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