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娇委员:
您代表中国致公党提出的《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助力槐荫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悉,我局进行了认真学习与研究,针对提案中的相关建议内容,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区科技局紧紧围绕全区“125510”工作思路,对标全区“抓项目强产业深化落实年”目标任务,聚焦落实全区“十大攻坚行动”,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全面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权责划分清晰、部门协同有力、执行运行高效的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新格局。
(一)发挥“双创”基地引领作用,强化科技“双招双引”。积极做好科技“双招双引”工作,充分发挥绿地智慧港、中开院济南创业街等双创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好企业森林培育,吸引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来我区创新创业。持续推动山东科创(槐荫)基地建设,聚焦科创软实力、人才聚集、产业聚集、基金投资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打造山东省“科技尖端人才+产业孵化器+科技金融”链条互动发展的创新创业新生态。联合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管委会、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重点完成医学中心安置保障三区约10934平方米一期项目打造,重点建设科技园展厅和众创空间、孵化器,会议室、路演室等配套服务设施,探索建设“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济南槐荫)产业研究院”、医学检测检验评价中心和山东科技大市场医养健康板块分市场等,力争获批省级大学科技园。积极策划谋划重大科技项目,推动投资50亿元的济南微生态生物医药产业园尽快落地。
(二)创新科技合作形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围绕产业链布局,积极开展校地合作论坛等科技成果对接活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优质资源与我区产业深度融合。聚焦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能力,探索多元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加强科技好成果的征集和发布,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充分发挥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生物医药研究的优势和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的科研实力,加快微生态实验室GMP车间和中试基地建设,力争年内建成5000平方米的微生态产业中试基地。
(三)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完善科技平台体系。持续推进高端载体建设,不断做好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平台的建设工作,以行业领军企业为重点,加强与天岳、中车、微生态实验室等重点单位的联系沟通,推进天岳碳化硅材料省重点实验室重组,并积极申报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认真研究政策,进一步密切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科创(槐荫)基地等辖区重点单位和载体平台的沟通联系,力争培育省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新增长点,同时积极储备市重点实验室,做好平台梯次培育工作。
(四)强化优质人才引育,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加大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引育力度,以重大项目、重点实验室等为依托,以各级各类人才政策为抓手,引进一批具有重大问题解决能力和行业引领作用的顶尖人才。加强对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海右名家等重点人才工程的申报辅导,激励更多高水平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积极动员组织各类人才和项目团队参加双创大赛,让更多科技人才扎根槐荫、兴业槐荫。不断发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科技园、山东科创(槐荫)基地等科技孵化平台的人才培育作用,为青年人才、双创人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育和发展提供科创平台支撑。
(五)优化科技创新环境,释放科技创新动能。积极以研发补助、人才工程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科创十条”等政策为抓手,将科技相关政策宣讲贯穿到各项实际工作开展中,进一步提升科技政策的企业知晓度和享受政策范围的最大化。依托山东省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和济南市科技融资平台,密切配合区金融办,引导企业申请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金,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基金服务和保障模式,拓宽中小微型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深度挖掘区域内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将重点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名单,争取更多企业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库,推动全区高新产业发展,带动技术合同登记、R&D等指标稳步提高。
济南市槐荫区科学技术局
2024年7月17日
签发人:
联系人:张忻璐 电话:0531-87589434
抄送:区政府办公室督查室、区政协学习提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