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济微中学教学计划
字号:
大 中 小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济微中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教务处将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目标,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以“五育融合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提升”为核心,以“精微”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提高学科素养,努力促进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研究能力,实现“教与学”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常规检查 “三个必须”
每日巡查必反馈。早读采用低年级“适声朗读”;高年级 “读写并行”的方式,做好记录,及时公布,进一步提高早读质量。行政听课、常规巡课做到有听必有评,有评必改进,改进必有效,确保课堂质量。
月末四检必从严。月底进行教案、听课记录、青年卓越手册、学生作业的检查,做到严格细致,严把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进行二次复查。
阶段测试必总结。单元测、模拟测由备课组长带领组内老师进行总结反馈,找出教学改进点,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期中、期末测试教务处组织全面总结分析,找不足,明得失,为后续工作进一步明确方向。
2、课标赋能“精微课堂”
继续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以教研活动为抓手,以新课标颁布为契机,制定优化新课标学习方案,按照“初步学习——专家培训——考查测评——分享交流——二次学习——二次测评——内化课堂”六部逐步推进。掌握新理念,不断在课堂上实践运用。低年级开展“习惯养成示范课”活动,明确学习3姿势(坐姿、写字姿势、读书姿势)和听讲2习惯(回答规范、聆听习惯)的要求,逐一落实。中高年级开展“践行新课标 赛课促成长”示范课活动,努力对标新课标精神,践行课堂教学。
3、课题引领内涵发展
继续落实“定向研讨”集备的各项工作,充分利用定向研讨集备模式中的“学习式”集备,组织教师“同读书,共成长”活动,本学期继续以学习新课标为主,理解新理念,领会新精神,为内化课堂做准备。积极引导教师参与校级课题研究,做专家型教师。
4、五育融合“出彩少年”
通过读书节活动、数学竞赛、朗读比赛、英语知识竞赛、新年音乐会、美术巡回展等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对标“济微五星学子”,鼓励学生争做“济微出彩少年”——文采、艺彩、数彩、英彩、科彩,五育融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
5、携手筑梦“青蓝工程”
组织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借助骨干教师优势力量,促使青年教师积极成长,快速站稳讲台,胜任教学工作。师徒齐心协力,实现教学相长,助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攀升。
三、具体常规工作:
(一)立足课堂,深化教学改革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攻方向。本学期我们必须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创设多种教研途径,如结合一人一课,年级组听课,学科组听课、评课等活动,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上课、评课能力,提高每一堂课的效益。
1、加强集体备课。年级组教师共同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同时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才智,互相取长补短,从而保证课堂四十分钟的有效性。
2、强化听课。加强对新教师和课堂驾驭能力欠缺的教师的听课指导,使他们能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3、继续深化探究集体备课的高效模式。为了使校本教研有足够的时间,取得更好的效果,规定双周二、周三、周四下午分别为数学、语文、英语教研组活动的时间。学校分管领导定期参加各组的集备,并就好的做法做推广。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全体教师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采用“平时检查与随堂听课相结合”的办法,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努力做到“开齐、上足、教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学期将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仍坚持每月考核检查制度。
1、抓好“五认真”。特别是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要求作业布置量适当,质要高,难易搭配,提倡分层布置作业,从低中年级起就要加强数学思维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坚持每天做1—2道开放题,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作业的批改要做到及时,认真、细致、规范,并及时分析反思,适时地采取补救措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重视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常规训练与检查,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加强年级组学科组建设,正常教研活动,并建立考核制度。
(三)紧抓细节,重在实效
1、会议出勤:教研室、联盟组活动按时参加,并及时签到。学校各类会议也要按时出勤,年级组长清点人数,教务处负责考勤。
2、 加强早读的巡视工作,落实各班的学生、教师出勤情况,细化学校教学管理。本学期,教导处继续完善学校教学细节管理,进一步加强早读的巡视工作。教务处将在巡视时做相应记录,并及时公布,以此促进各班相互促进,及时自我调整。
3、 听课、评课:组织开展组内报课听课、师徒同课异构活动。
4、教学质量检测:单元教学质量检测由本年级备课组长组织实施,组内自定时间检测,并进行各班质量分析。
5、学生学习习惯检测:每月开展语文、英语书写测评;数学计算小能手评选(一月一测:统一时间、形式、阅卷、评比)。相关材料和数据要及时上交。
6、学科教学计划:语数英之外的学科,请组长带领学科老师,根据区集体备课意见,结合学校计划制订学科教学计划,重点关注学生的活动。 (上交时间关注群通知)
7、落实“定向研讨”集备模式的各项工作,备课组开学初制定好集备计划,每周集备无特殊情况严格按照集备计划执行、切实有效提高集备质量,并保留每周集备材料。
8、提高教师教科研意识,以课题研究为依托,进一步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学期初制定好教研活动计划,坚持每月一次大教研活动,学期末形成年度报告。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