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会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民营小微企业政策宣传,支持民营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您的建议对发展我区民营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区工信局对此十分重视,现答复如下:
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人才引进、增加就业、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民营经济本身的性质及家族式的管理现状等问题,限制和阻碍了自身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根据您提出的对助力民营企业 创建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议,工信局结合我区现有“双创基地”“服务平台”资源,制定相关政策,为民营经济适应现阶段发展提供阶梯,促使民营中小企业更好的创建品牌、人才培养及引进,扎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我区民营企业不断做精做强。
一、以政策为依托,加强区域基础建设,走“资源共享强强联合”发展道路。
一是制定实施《槐荫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政府引导,激活现有存量资源,形成“以二机床、轨道交通、山东锦尚等省、市级“双创”基地+槐荫工业园国家级孵化器和西街工坊、方宇知识产权服务等专业服务平台+知识产业园”为主框架的多元化、立体式、一条龙企业创业创新发展模式。二是实施“育苗扶壮”工程。重点培育一批发展前景广阔、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小巨人”企业,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逐步发展成“隐形冠军”型企业。三是高度重视基地、平台服务提系建设工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面向产业、服务企业,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积极引导区内“双创”基地、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吸纳小微企业、个体商户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扬长避短,集中利用资源,提升行业竞争力,更好更快发展。
二、积极宣传国家降税减负相关政策助力企业发展。
随着国家降税减负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使得小微企业发展又有新的动力,特别是《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的下发,小微企业为了再生产过程中享受到国家一些优惠政策,积极进行申报认证,从而使得企业不得不规范生产经营、人员合理聘用与管理,而企业也从中享受道德实实在在的实惠,一是积极走访辖区内的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平台企业、“双创”示范基地企业,向企业宣传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瞪羚”等项目政策,主要从项目申报、材料准备、项目提交、资金补助等方面向企业逐一进行讲解。二是由我局聘请专家不定期的组织辖区内的中小企业开展政策培训宣传会,对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项目详细讲解,并邀请已获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荣誉称号的企业现场分享经验,帮助企业精准申报。三是为更好及时服务企业,创建槐荫中小企业服务信息群,及时发布最新中小企业政策信息和相关项目申报时间,确保企业及时准确掌握信息,同时对于企业询问的各项问题,第一时间予以答复,增强辖区内中小企业归属感和凝聚力,让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企业表示对将来发展充满期望。
三、以提升企业价值为手段,着力打造“名企名牌名家”企业,树立民营企业良好社会形象。
一是结合今年开展的企业形象提升行动,营造深厚氛围,提升民营企业价值。倡导企业在员工中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鼓励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在吸引人才方面加大投入,重视人才储备,提高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认识。
二是利用新闻、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手段,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各类展会进行企业产品、服务推广,宣传民营企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展示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三是发挥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增强企业争创名牌产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山东省名牌产品、山东省著名商标,争创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对争创名牌业绩突出的企业给予奖励,激励企业创品牌的意识,形成品牌建设的长效机制。
四、以鼓励扶持企业发展为辅助,扩展健全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一是修订《槐荫区工业经济发展扶持政策实施细则》等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提升奖励扶持力度,以资金补助、贷款贴息、房屋租赁补贴等形式,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创业、科技创新、市场开拓、人才培训、金融费用、品牌建设以及产业载体、服务体系和骨干企业培育等。
二是加快推动“企业上云”及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创业辅导基地)的作用。到2022年达到全区新增上云企业突破5452家,我区的云计算技术、产业、应用和服务体系及产业生态初步建立,推动企业购买服务、租用系统,降低企业信息系统构建成本,深化两化融合。完善企业综合信息数据库,实现各部门企业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企业、政府信息的互动交流,拓宽企业政策了解面,提高企业政策运用的灵活性。
三是继续抓好企业家队伍建设,重点抓好民营企业出资人、青年企业家的教育培养。依托济南市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开展系统的企业管理知识培训,发挥实训基地作用,探索政府、企业、院校“三位一体”人才培育平台模式,发挥组织、人社等部门优势,借助政府公开信息平台,解决毕业生就业和企业发展需求,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优势,提升企业员工技能,为企业培养储备人才。
四是加强与金融办、银行、担保中心和小贷公司的沟通,组织企业参加银企对接会及各类业务培训讲座,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同时带领企业管理人员参加市企业家协会组织的各类活动,发挥企业家联谊会的效能。
五、以强化服务意识为着力点,发挥监督指导作用,增强民营企业生产运行后劲。
一是根据民营企业的自身特点和管理者的现状,利用各种培训、工作交流群等,从政策、信息、融资等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将新政策信息、活动开展宣传到位,引导管理者遵纪守法合规生产,提高管理素质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是组织专家服务队伍,深入企业进行把脉服务。联系相关部门以规范企业内部控制为切入点,聘请主管部门、专家教授、中介组织业务骨干等开展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培训学习、政策咨询、业务指导,更新管理理念,培育内控文化,掌握内控方法,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是改变对企业服务观念意识,推行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以企业为对象”的思想理念,为群众减绊、为企业松绑、为市场腾位。对企业进行“店小二”式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原则做好服务。充分激发和释放民营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推动全区民营经济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实现跨越发展。
最后,恳请您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济南市槐荫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