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南辛庄街道落实全区组织工作会议举措
字号:
大 中 小



详解!南辛庄街道落实全区组织工作会议举措
南辛庄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全区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增进民生福祉为导向,着力突破自我发展瓶颈,通过内生资源挖掘与外部资源整合,以“公益+市场+数字”化多维驱动,在保障公益性的基础上探索市场化路径,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从“常规服务”拓至“经济造血”,开辟出一条自我造血、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实现街道资源增值变现、为民服务精准供给。
公益化驱动,保障“自我造血”持续性
一是推动社区基金可持续创收。健全“善建、善管、善用”三项机制,打好“管理规范化、运作项目化、服务品牌化”组合拳,持续发挥“辛”相印社区基金服务品牌效应,实施“爱心企业捐赠一点、热心人士奉献一点、主题活动筹集一点”的多元筹款模式,实行“常态化”注入、“项目化”募集、“持续化”创收筹资渠道,动员辖区企业、社会组织、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爱心人士、居民群众等参与社区基金,壮大社区基金“蓄水池”,增强社区自身造血功能,实现各类资源共享的最大公约数。截至目前,累计接收折合善款30余万元,实施“耆健康·童欢乐”“爱心车屋”等18个项目,受益群众达25000余人次。
二是实施公益市集实体化运作。探索创新“公益+市场化”的运营管理模式,举办“幸福家园 益路同行”公益市集、“惠聚邻里,乐享辛西”邻里节、“邻好集市”大集等,动员辖区社会组织、商户、企业积极参与,全面做好集市管理服务保障。升级完善“智慧南辛”微信小程序,整合辖区公共服务和商业资源,打造居民线上15分钟便民生活圈,拓展线上公益市集平台,引入企业冠名合作,上线辖区企业商家优质产品和服务。
三是组织开展公益义卖活动。实施“薪火创益1+1”活水计划,打造“艺辛一益”手工坊、“她要蝶变”等公益项目,由社区提供基础材料,提供技能培训,动员社区能人、爱心群众、党员志愿者参与制作编织品、非遗漆扇等手工艺品,并进行义卖。
市场化运营,激活“自我造血”内驱力
一是以“空间换资源”,盘活空置公共场所。以“空间共享、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推行“公共空间托管运营”模式,将街道闲置空间和时间划分,引入具备专业社区服务经验的社会组织山东通达托辅有限公司进行商业化运营,涵盖童绘、书法、音乐、舞蹈等多个领域,形成集聚效应,满足“老、青、幼”不同年龄段多样化需求,打造全时段服务,覆盖全龄段人群,满足辖区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空间的综合价值,放大资源再生和增值效应,打通自我造血路径。
二是开展“书房+”主题活动,提高资源利用率。依托泉城书房,联合济南市图书馆实施书房+书店、书房+文博、书房+展览、书房+培训、书房+咖啡等“公益+商业”模式,在满足免费开放及公益服务任务等条件基础上,开展书法、阅读、讲座等低偿活动,实现全时段百分百利用,实现自我造血、服务精准供给。
三是招募“社区合伙人”,提供多元化为民服务。高标准谋划建设辛西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探索社区服务市场化运营模式,向辖区公开招募“社区合伙人”,与文旅公司、托育机构、社会养老、嵌入式健身中心等多方机构积极对接,通过立项、筹资、推广、运营等一系列流程,吸引“合伙人”入驻,通过服务升级、扩面、精准向低偿跨进,辖区居民则以低于市场价的普惠方式参加,有效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和发展能力。
数字化赋能,构建“自我造血”新循环
一是电商直播促增收。赴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学习直播电商运营模式,与其建立合作联系,对辖区周边电商企业、商家店铺进行全面摸底,组建“探店团”,挖掘辖区资源,探访美食餐厅、玩转街巷市集、体验名优名店,储备直播资源;充分发挥“南辛视角”视频号180万粉丝的流量优势,与辖区企业、商户合作,进行直播销售,为线下实体店进行线上数字流量赋能,搭建居民、粉丝、商家和山东好物之间的有效互利平台,探索一条居民放心买、商户省心卖的惠民路径,实现网民、商户、街道三方共赢,以直播“流量”撬动共富“增量”。前期已完成3场带货,GMV突破了10万元。
二是新媒体运营添动能。整合街道2000平方米闲置空间,对接字节跳动、腾讯(北京)等公司,招引优质新媒体运营服务企业,打造新媒体服务中心,设置直播间、摄影室、培训室等一站式多功能服务区,满足孵化项目多元化日常办公及活动需求。实施本地生活运营计划,依托新媒体中心,以拍摄视频、直播带货的方式,积极推介宣传辖区企业、商户,打通网络直销通道,进一步推动辖区经济发展。培育爆款直播账号,提高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直播间的流量和转化率,提升单月商品交易额,打造泉城直播电商集聚区。开展新媒体职业培训,建立“培训+就业推荐”模式,助力辖区群众再就业、再创业,对外输送新媒体人才,孵化新媒体项目。
三是线上康养引领新消费。与省中医、儿童医院合作,实施社区康养运营计划,配置康养基础设备,探索线上线下康养+直播模式,线下依托网格化管理,根据辖区居民康养需求,开展中医问诊、社区护工派遣等服务;线上搭建问诊预约平台,优化服务响应效率,推出会员制长期护理包和体验套餐,将康养服务“搬到”线上,为辖区居民提供丰富、优质、实惠的康养消费选择,优化辖区养老服务,同时助力辖区批零住餐及服务业经济指标提升。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