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编制《槐荫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有关情况的议题解读
字号:
大 中 小



2021年10月25日槐荫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会议“关于编制《槐荫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有关情况”议题解读如下:
一、议题背景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省市部署,将“文化旅游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重点扶持了方特、印象济南等一大批龙头文商旅项目,启动了创建“济南槐荫省级旅游度假区”等重要发展举措,打造了一系列特色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培育了新庞、席庄、龙王庙、常旗屯等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村,逐步健全了旅游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建立了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营造了亲清的政商发展环境,推动了旅游全产业链向更高水平发展。数据显示,2019年全区接待游客1903万人次,同比增长28.16%。旅游总收入101.17亿,同比增长12.98%。槐荫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结合我区文化旅游发展实际情况,槐荫区文化和旅游局编制《槐荫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二、起草依据
《规划》从槐荫实际出发,依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山东省大力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关于推进济南市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深入分析槐荫文旅资源和基础设施基本情况,提出槐荫发展全域旅游示范区方向和具体要求。
三、主要内容
《规划》分为十部分,具体是:
1.全域旅游发展基础现状分析,从国家、省、市层面分析全域旅游发展基本情况、政策和槐荫区位交通和资源条件。
2.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和定位,确定指导思想和“康养名城、活力槐荫”的品牌定位,和城市休闲、文化度假、抗体养生和特色购物等功能定位。
3.全域旅游功能分区,构建黄河生态风景带和济西湿地乡村休闲区、老商埠休闲文化区、都市文化体验区、现代娱乐购物区、国际康疗养生区“一带五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4.全域旅游供给体系,分析重点文旅项目资源和工业旅游、乡村旅游、商贸旅游等项目,完善全域旅游产品供给体系。
5.全域旅游品牌打造,分析槐荫区品牌形象和营销战略措施。
6.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分析槐荫区旅游集散中心、交通、停车、导览标识、公共厕所和智慧旅游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推进措施。
7.全域旅游秩序与安全建设,从市场管理和制度、文明旅游和志愿服务、旅游投诉以及旅游救援等方面进行任务分析和提升。
8.全域旅游体制机制,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领导机制、协调机制、统计机制和行业自律机制的要求和措施。
9.全域旅游政策保障,相关部门产业、用地、人才和金融支持等。
10.全域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资源环境质量、城乡建设水平、全域环境整治和社会环境优化方面的要求。
四、下一步措施
下一步,区文化和旅游局将加强统筹协调,发挥成员单位各自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确保工作成效。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将根据任务推进时间节点、任务分工、工作目标,提前做好谋划,形成发展合力,全力推动槐荫区创建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
五、需要会议研究决策的事项
会议指出,区文化和旅游局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不断提升全区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完善文化旅游市场管理机制,深度挖掘槐荫文旅资源丰富产品供给体系,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城区。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