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做好“流量经济”。以春赏花、夏观荷,秋品稻、冬看雪为主题,激活赛石玫瑰园、席庄百亩油菜花海、五洲向日葵园等“网红打卡地”眼球效应,举办花朝节、插秧节、丰收节、乡村音乐节、黄河马拉松等主题活动,形成月月有主题、四季有看点的引流效应,把网上“流量”变人气“留量”。二是做优“产品经济”。做大做强吴家堡黄河大米,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年产值3000余万元,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两次登上央视丰收节集中宣传。积极开展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行动,挖掘培育稻田蟹、喜盈门草莓、沃赛小西瓜、七里香樱桃等新产品新产业,叫响“十三香韵”新名片。三是做强“旅游经济”。成功创建“稻香花海”国家3A级景区、山东省休闲农业精品园区,打造赛石玫瑰园和席庄村两个民宿集聚区,推出七里铺生态酒店、牧宸生态园、伊河聚饭庄等特色餐饮店,辖区靓点景点串珠成链,把“沿黄风景线”变“致富经济带”。四是做新“研学经济”。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稻改文化、渡口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等历史资源,打造5处沿黄村史馆,集中展示吴家堡沿黄文化、沿黄故事。以成功创建“稻香花海”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为契机,大力推进赛石玫瑰园、五洲农业园、兴沃农业园、曹家圈防汛文化广场等研学游基地建设和协同发展,精准引流中小学生和家长9万余人次,实现教育事业与研学产业“双业”互动、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