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排查隐患。管理人员、网格员开展全流域徒步巡河,为河道“把脉”,发现重点问题14项,对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及时移交责任部门、街道办事处为河道问题“开良方”,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二是坚持源头治理,严格监督执法。坚持“抓污染就要抓源头”的原则,明确排污企业的主体责任,加强对涉水工业企业、入河排污口的监管力度。优化监管执法方式,采用人防技防相结合、现场与非现场执法互用等措施提高执法效率。三是坚持科学治污,强化应急能力。对汛期水质波动较大的重点河流断面增加监测点位11个,汛期由每月监测加密监测频次至每旬监测。为做好汛期水污染防治工作和满足当前水环境应急能力,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以兴济河为试点创新性构建流域水环境预警应急体系,进一步优化河流水体水环境监测网络,实现水质监测、水污染预警小时级反应,极大程度降低水环境污染隐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