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思路,牢牢把握“新区开发、老城提升”的工作主线,坚持以城市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不动摇,继续强化重点项目建设的推进服务力度,全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全区经济和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28.3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一产增加值1.6亿元,增长3.4%;二产增加值33.6亿元,增长15.7%;三产增加值93.1亿元,增长13.7%;三次产业比重为1.2:26.1:72.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6.8亿元,增长9.5%;主营业务收入68.3亿、利润7.3亿、利税总额10.1亿,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3%、-12.8%和-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2.7亿,增长17.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8亿,增长2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2亿元,增长34.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537元,增长27.9%。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经十路、纬十二路“十字型”黄金走廊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域迅速成型,阳光100美乐汇、银座中心等高端商业渐成规模;西客站片区核心区投资达325亿的城市综合体即将开工建设。中原证券、宏源证券即将营业,恒丰银行支行已落户。汽车销售、茶叶等特色市场的升级换代步伐进一步加快。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工作扎实开展,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站的任务。同时修改完善服务业考核体系,加大对服务业的考核力度。
(二)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工业经济继续实施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带动战略,通过建立重点工业项目运行机制,完善重点企业联席会议和走访制度等措施,细化和落实帮扶企业相关政策。发放66万元的工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轨道交通Y25(出口)型货车转向架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天齐平带公司建设新型高强复合材料节电传动带生产线等工业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积极推动软件名城二期工程落户工作。同时,对重点用能企业定期开展节能检测和监察,有效进行节能评估预警调控,促进清洁生产。我区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荣立了市政府集体二等功。
(三)“两型”农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继续突出“优质品牌、休闲观光、生态循环”三大特色,大力发展都市型、城郊型农业,大力推进品牌基地和农业园区建设。各项惠农政策补贴足额发放,粮食直补发放补贴款391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发放补贴款45.57万元。农业产业化规模不断壮大,持续推动“吴家堡优质水稻特色品牌基地”、“黄河湾生态园”、“开心农场采摘园”和“水生菜科技园”等农业园区建设。黄河湾生态园养殖中心晋升为市级龙头企业,我区农业龙头企业已达15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了37家,产业化、规模化的经营进一步促进了农民增收。
(四)区级财政收入实现历史新高。积极完善“国税、地税、财政、工商、公安、办镇”六位一体的税收征管办法,完善信息共享、税源监管、跟踪服务和政企合作机制,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今年上半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7.2亿元,增长34.8%,超过了2008年全年收入近1个亿,接近2009年全年水平。
(五)外向型经济成效明显。上半年全区共引进内资项目40个,实际到位资金76.8亿元,预计出口8500万美元,同比增长53%。积极谋划储备了华新丽华西客站齐鲁之门商务综合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在香港山东周期间,我区共签约8个外资项目,签约数量位列全市各县(市)区之首,总投资额达700亿元,总建筑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
(六)固定资产投资不断提速。继续实施区级领导包挂重点项目推进督查机制,建立全程动态管理制度,分类加以推进。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年度考核力度,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济南西站站房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场站一体化工程正在加快推进,文化艺术中心、市政道路、腊山河综合整治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路劲·御景城、阳光100国际新城四期等商业地产项目进展顺利;二环西路高架、张庄路综合改造、小清河综合治理、腊山分洪等工程全面开展,老城提升步伐进一步加快。
(七)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深入开展“迎高铁通车环境综合整治百日会战”、“综合整治攻坚月”等集中行动,围绕城市主干道路和重点节点,突出抓好30类80项整治任务,深入实施了净化、美化、绿化、亮化“四大工程”。继续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全力抓好居民回迁及安置房建设。西客站片区回迁安置工作仅用8天时间,全面完成了7个村、8300户、近3万名村民的回迁安置。开展“市政设施安全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快峨嵋山公园建设步伐,继续抓好市民服务热线工作,上半年,我区热线工单回复率、过程满意率、结果满意率在6个区中名列第一。
(八)社会民生建设进一步加强。集中开展了“就业直通车”品牌创建、“金桥筑基”、“春风行动”等活动,共安置城镇就业5303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274人,就业困难人员79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200人,其中新增转移就业915人;
为106名公益性岗位人员申报两项补贴资金共计63万元,为3278人次灵活就业的困难人员申报社会保险补贴资金468.2万元,向41名小额担保贷款人员发放贷款205万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全面铺开,为全区87个村、9086名符合养老金领取条件的老年人累计发放养老金249.87万元,征缴养老金667万元。为650名失地农民提供营养配餐、育婴员、面点、厨师等技能培训,预计全年培训2000人。实施教育资源共享,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投入1040万元,全面完成“课堂教学信息化工程”。实施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西客站片区安置一区2处幼儿园和中大南片区配套幼儿园均已主体竣工,9月份将投入使用。全面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城乡低保救助标准,城区累计发放低保金1220万元,农村累计发放低保金86.36万元。进一步扩大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和比例,统筹解决新农合二次筹资农民个人交费问题,农民参合率达99%以上;大力推进基层公安派出所建设,年底将完成12所派出所的新建、改建任务。深入开展了“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落实年”活动,组织1000人参加应急演练,全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村居“两委”换届工作顺利完成,全区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半年,全区经济建设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圆满完成全年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京沪高铁通车和西部新城建设的全面展开,让槐荫驶上了“全面赶超、跨越发展”的快车道,大建设、大发展的同时,困难和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
一是受统计口径的调整,全区限额以上企业减少88家,今年纳入统计范围的仅剩40家,加上工业企业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我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二是由于土地、规划等因素的制约,部分重点项目推进速度不够快,已签约大项目落地难、落地慢的问题较为突出。
三是随着国家连续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整顿对政府投资项目、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逐渐显现,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是济南西站站前广场及周边地区实行属地管理,涉及到道路、环卫、城管、执法、治安、交通疏导、卫生等工作,要达到“全国一流,济南特色”的目标,仍需逐步探索完善高效的管理模式和机制。
四、下半年工作建议
下半年,要紧紧抓住京沪高铁通车、西部新城建设、棚户区改造、十艺节筹办等重大发展机遇,坚持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为主线,不断开创现代化新槐荫建设的新局面。
(一)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实现新进展。大力推进太平洋百货、九龙仓、迪斯尼研发中心等有意向的项目尽快落地,大力推进总投资450亿元、总占地3600亩的恒大项目、台湾华新丽华齐鲁之门、华润置地广场和荣宝斋大厦等城市综合体开工建设。大力推进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市政道路建设等项目建设步伐。突出抓好张庄路环境综合整治、二环西路、经十路、小清河综合整治等一批重点工程的组织协调。
(二)着力促进产业升级实现新突破。强化科学布局和项目引导。在西客站片区,重点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高端服务业、文化旅游业、商贸流通业、高新技术产业及先进制造业。在老城区,重点打造西市场、阳光新路、银座中心等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中央商务区和大型城市综合体,积极引进知名品牌企业,建设一批具有现代时尚特色的服务业项目。经济工业深入推进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大力发展都市型和城郊型农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与合作社桥梁纽带作用,继续抓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和完善城郊型新农村建设成果,全面提升全区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整体水平。
(三)着力提高财政收入实现新跨越。进一步强化部门和办镇之间的协调配合,深化综合治税,突出加大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征管,加强对建筑业、房地产业、服务业等有潜力行业和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管理;强化应收尽收责任,加大对涉税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偷、逃、骗税及随意减税、免税、缓税和先征后返等行为,坚决杜绝税收“跑、冒、滴、漏”,确保全年财政收入突破14亿元大关。
(四)着力规范城市管理实现新提升。根据专项整治提升区域整体形象。全力推进重点专项整治行动,大力加强西站站前广场、城市出入口重点部位和重点道路周边的环境整治。以重点片区、重要道路和重点窗口部位为着力点,依法取缔各类违法户外经营,完善户外经营长效管理机制。在西客站片区,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协调调度,确保完成全部征地拆迁任务。在老城区,集中力量解决好北大槐树、南辛庄、经四纬十二路等片区的拆迁收尾工作,尽快启动丁字山、35中20中、五里牌坊等3个重点片区的拆迁工作,力争年内完成拆迁任务。
(五)着力完善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大力实施以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惠民“十大行动”,真正兑现政府承诺。不断完善社会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扎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加快文体中心建设步伐,确保西客站第一幼儿园、第二幼儿园等幼儿园下半年投入使用,大力发展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深入推进平安槐荫建设,坚决守住安全生产“红线”,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平稳换届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当前,我区正处在城市建设跨越提升、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社会事业全面突破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抢抓机遇,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实现槐荫“五年大变样”开好局、起好步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