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出加强党的绝对领导、严肃换届纪律、严格换届程序、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理论指导实践、广泛宣传发动六条经验
村居“两委”换届选举是今年农村和城市社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槐荫区委对此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应换届的91个村和56个社区全部顺利完成了“两委”换届选举,中央、省、市、区信访部门“零上访”。他们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的加强党的绝对领导、严肃换届纪律、严格换届程序、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理论指导实践、广泛宣传发动等6条基本经验,为下一步的县乡两级换届提供了借鉴,为庆祝建党90周年、确保高铁顺利通车,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农村和社区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基础。槐荫区把换届选举作为加强村居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基层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一项强基固本工程来抓,在市换届办、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委督导组的领导和指导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从3月11日启动,到5月中旬全部结束,历时两个多月,应换届的91个村和56个社区全部顺利完成“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全区共选出新一届“两委”干部985人(农村580人,社区405人),45岁以下成员占54.2%,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成员占85.9%,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成员占38.5%,符合“三高三强”标准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和“两委”成员的比例分别达到87%、77.3%,实现了村委会成员至少有1名女性、社区“两委”成员至少有1名男性,13名符合条件的驻村任职大学生全部顺利当选村“两委”副书记、副主任。在换届选举风气测评中,群众认为这次换届风气情况好的占96.17%,认为候选人遵守纪律情况好的占94.99%,认为选民遵守纪律情况好的占96.30%。
可以说,在县乡村三级换届“首考”中,槐荫区以“操作规范、推进迅速、社会稳定、结果良好、党员群众满意”的工作成绩,交出了一份具有鲜明槐荫特色的答卷。同时,他们还对此次换届选举总结出了6条基本经验:加强党的绝对领导;严肃换届纪律;严格换届程序;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理论指导实践;广泛宣传发动。
一、主要做法
区委对此次换届选举工作十分重视。全市动员大会后,区委及时召开常委会对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就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专门安排部署。全区上下统一思想、团结一致,明确目标、细化措施,密切配合、狠抓落实,举全区之力认真做好换届选举各项工作。
(一)把加强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始终,牢牢把握换届选举工作的正确方向和主动权。槐荫区正确分析这次换届选举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强调加强党的绝对领导,广大党员干部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用党的意志统一群众思想,确保换届选举工作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体现党的意愿,不留盲点、不留死角,牢牢把握换届选举的正确方向和工作主动权。一是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负责带头抓。区委书记亲自抓动员、抓部署、抓落实,在动员大会上提出了“严密组织、严格程序、严肃纪律、严厉打击、严明责任”的明确要求,为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区委副书记、区长主持动员大会,提出工作要求,切实选出“有利于维护全区改革发展稳定,有利于村居各项事业发展,有利于为群众谋福祉”的好班子。区委各常委分别联系1个办镇和2个重点村,办镇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至少包挂1个村(居)。据统计,区、办镇两级143名领导干部落实包挂157个村、社区,先后到联系点调研指导工作890余次,实现了村、社区包挂全覆盖,重点环节全过程参与。二是区换届选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强化指导具体抓。区里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和区长任组长,区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五套班子和区直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区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提出“九要九不要”和“六个坚决、六个确保”,狠抓工作落实,并与重点办镇党政“一把手”和分管领导分别谈话,在选举的每个重点环节,深入基层调研指导19次,召集专题会议18次,推动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在对口市换届办成立综合组、指导组和宣传组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性地成立了财务审计组、信访稳定组、民主监督组和咨询服务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配合,形成了工作合力。据统计,全区在换届选举一线的工作人员达到680多人。三是各督导组督促指导一线抓。区委成立了5个以部分人大、政府、政协副区级领导任组长的督导组,抽调36名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基层机关干部充实督导力量。各督导组深入一线,分类指导,艰苦细致,督促有力,为各村居顺利选出新一届“两委”班子提供了坚强保障。四是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各办镇党工委书记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持站在一线,靠前指挥。各村居新一届党组织选举产生后,把能否领导好村(居)委会换届作为对新一届党组织战斗力的“第一次考验”,组成党员义务服务队,统一佩戴党员标识,积极发挥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骨干作用。
(二)把严肃换届纪律贯穿始终,确保换届环境风清气正。严肃换届纪律是搞好换届选举的“保障线”,也是所有参与换届人员不能碰的“高压线”和不可逾越的“红线”。槐荫区专门下发了关于严肃换届纪律的文件,坚持用铁的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在省、市“十不准”、“八不许”纪律要求的基础上,区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各级工作人员做到“九要九不要”,并对参与换届选举的工作人员和竞职人员分别提出了“八个严禁”的纪律准则,坚持“挖卵灭虫,先礼后兵,依法处置,干净利索”,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深入摸排,把握实情。组织专门力量进行调查摸底,对办镇、村居换届选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苗头性动向、重点人员情况等逐一进行分析。区公安分局制订了《关于对农村“两委”换届选举期间社会稳定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的实施方案》,有关部门(单位)积极开展调查摸底工作,排查出不稳定因素和矛盾问题隐患300多个,尤其对参与竞选人员、重点人员的家庭成员、社会关系等情况,做到密切关注、心中有数。二是制订预案,防患于未然。区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槐荫区村、社区换届选举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对各种问题。三是依法处置,警钟长鸣。对群众信访举报比较集中的办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约谈,要求就信访举报情况作出说明,并明确调查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
(三)把严格程序贯穿始终,切实保障广大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槐荫区把严格依法按程序组织选举作为“两委”换届选举的“生命线”,严格程序、认真操作,把握细节、突出重点,充分理解程序、尊重程序,科学合理运用程序,使程序为选举结果服务,在严格程序中不断发扬基层民主。一是制定工作规范,把好制度关。结合自身实际,区里制定了“一个意见四个方案”以及工作细则、流程和配档表等,认真抓好各个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在此基础上,区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了《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手册》和《资料汇编》,将换届选举相关的公告、参选证、选票、请示、批复等资料文书的参考样式进行汇编,使换届选举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每一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注重加强培训,把好业务关。区里先后举办两次封闭式培训班,组织换届相关人员深入学习中央、省、市有关换届选举的政策法规,学习区委领导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学习做好换届选举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政策把握能力、业务指导能力和工作落实能力。在培训中,区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主持笔试、面试,并对考试结果进行当场点评。各办镇在换届选举每个重点环节都组织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对工作细节和具体要求进行安排部署,确保工作人员人人都是“明白人”。据统计,全区各级共举办各类工作培训49次,培训人员达到2700人次。三是狠抓工作细节,把好责任关。在换届选举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由相关人员进行全过程签字确认,严明责任。选举前,工作人员要对准备工作进行签字,确保准备充分到位;选举中,每个环节和步骤都进行签字,确保工作流程规范;选举后,竞职人员、当选人员和工作人员要签订程序认定书,确保整个选举程序得到广泛认可。同时,对每个村(居)、每个环节、每项签字文件都建立了专门档案,实行一式多份建档存档,办事处、村(居)选委会各留一套存档,便于对质疑问题开展责任倒查,使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落实责任到人,体现了选举的公开、公正、透明。四是充分发扬民主,把好监督关。全区共聘请市党代表、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村居干部、楼院长和党员群众代表等社会监督员132人,全程参与选举,全程进行监督,保证法定的程序不变通、规定的步骤不减少、党员群众的权利不截留,决不允许出现违法现象,决不允许自定政策,决不允许随意简化程序,坚决杜绝操作上的不规范行为,确保了广大党员群众都能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四)把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贯彻始终,着力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槐荫区充分认识到,“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的信访举报是基层民主的客观反映,是人民内部矛盾的外在表现,坚持运用群众工作这一法宝,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通过亲情走访、亲情慰问等方式,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一线,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一是深入开展谈话谈心。区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与办镇党(工)委负责人进行谈话,了解基层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建议,完善工作方案。建立了“十必谈”制度,办镇党(工)委与原“两委”干部、重点人物、选委会成员、参加竞选人员、正式候选人、当选干部、落选人员、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等进行谈话谈心3500多人次,引导竞职人员把“暗争”变为“明争”,把竞争拿到阳光下,依法竞争、有序竞争。二是畅通信访渠道。建立了24小时信访受理制度,区里公开了两部换届专用举报电话和举报网站,各办镇公布了分管领导手机和至少公布1部专用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专人值守,专门负责受理涉及“两委”换届相关问题的信访咨询和举报,确保信访渠道畅通。利用社区楼院长杂谈、村民恳谈会等平台,认真听取群众对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建议。其间,槐荫区共接待来电来访144人次,处理办结换届信访举报案件72件,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三是开展咨询服务。他们结合换届选举信访举报工作形势和“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机关干部集中下访活动,从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区信访局、区民政局抽调5名领导干部组成咨询服务组,积极做好息诉息访工作。在咨询服务工作中,大家坚持“讲党性、讲程序、讲纪律、讲亲情、讲发展”,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做到“情真、心诚、嘴甜、话准、手勤、腿快”,把党的关怀送到群众身边,把政策法规送到群众身边,把解疑释惑咨询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认真解答党员、群众提出的问题,准确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意见诉求。开展咨询服务工作中,共接听举报咨询电话80余次,在12个村走访调查党员群众260余人次,与有关人员谈话28场次,从执法局、公安分局、国土局等查阅了大量资料,化解了一批集体土地侵占、拉票贿选、乱承诺、误导村民等问题。咨询服务组成立后,槐荫区换届选举信访举报量直线下降,减少信访案件90%以上。
(五)把总结工作规律和创新工作方法贯穿始终,形成科学正确的换届工作理论成果。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作风,理论指导实践是推进各项工作的“捷径”。换届选举工作开展以来,槐荫区始终坚持“学习、研究、实践、创新”的工作思路,以工作创新为动力,在具体实践中探索规律,以总结提升为抓手,在凝炼成果中完善制度,注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努力形成指导工作开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召开工作协调会、文件学习会、进度调度会80多次,认真学习省、市各级相关政策法规和文件精神,把上级要求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研究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措施,在加强党的绝对领导、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确保女性进村委会班子、鼓励驻村任职大学生竞职等方面探索了一些经验和做法,确保选出符合“三高三强”、“三个有利于”和“三满意”标准的好班子。区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梳理和总结,把工作中的创新做法提炼成工作经验,进一步把握工作规律,使工作中的特色亮点凝结提升为科学正确的理论成果,为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指导。
(六)把宣传引导发动群众贯穿始终,努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槐荫区把加强宣传引导作为推动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加强舆论引导,创新宣传方式,为工作开展创造有利环境。一是深入宣传发动,提高知晓率。对各村、社区宣传工作进行细化、具体化,要求向每户群众至少发放2份明白纸,换届期间不同阶段的明白纸不少于3次;每天村广播不少于2次;在公开栏和显要位置张贴宣传材料不少于30张,悬挂横幅不少于5条。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发放明白纸、政策法规“上墙”等方式,深入宣传换届选举政策法规、程序步骤和“十不准”、“八不许”、“八严禁”等严肃换届选举纪律的相关规定。其间,全区共召开座谈会190多次,入户走访6900多次,悬挂横幅、张贴标语6000多条,发放明白纸达36.5万多份。在抽查中,党员群众对换届政策和纪律的知晓率达到100%。二是加强舆论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将纪律约束、法律法规和换届方案等统一刻制成光盘,发放到办镇、村居进行广泛宣传,引导竞职人员文明参选、依法参选。在各村、社区选举党组织过程中加入“重温入党誓词”、“书记上党课”和“选前承诺”等环节,集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区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收集了30多首红歌制成光盘、录音带等,在选举现场播放,使整个选举过程更加庄重、严肃,形成了高密度、全方位、立体的交互宣传网络。三是创新宣传方式,突出宣传效果。区委组织部在“槐荫组织工作短信平台”开设了“换届应知”栏目,编发有关政策法规类短信19次,工作指导类短信25次,严明纪律类9次,情况通报类5条,宣传氛围类8条,向基层发送手机短信2.1万多条次,使参与换届选举的工作人员和办镇村居干部掏出手机就能学习,随时随地了解换届政策法规、领导要求和工作动态。区换届选举办公室注意留存影像、文字资料,编发了68期《工作简报》,达到每天至少1期,确保区委领导的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能够尽快传达到基层,市换届选举办公室采用槐荫区信息5篇。《济南日报》等媒体刊登槐荫区有关换届选举工作稿件十几篇。
二、主要成效
在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槐荫区牢牢把握“六个贯彻始终”,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保证了选举任务落实,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 加强了党对换届选举工作的绝对领导,党的意愿得到充分体现。槐荫区把加强党的绝对领导作为换届选举工作的最强有力抓手和最大特色,作为处理换届选举各类问题的一项重要原则,牢牢把握,一以贯之。区委书记杨峰在全区动员大会上强调了在换届选举工作中加强党的绝对领导的重大意义,在调研换届选举工作时,要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更加理直气壮地加强党的绝对领导。区委副书记、区长田庆盈对在换届选举工作中加强党的绝对领导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把党的绝对领导落实到换届选举全过程。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国纲对加强党的绝对领导进行了细化、解读,确保换届选举工作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体现党的意愿,无盲点、无死角,牢牢把握换届选举正确方向和工作主动权。同时,在换届选举中组成34支党员义务服务队,设立党员奉献岗980多个,有1960多名党员、80多名预备党员和76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到换届选举工作中,时时处处体现了党在换届选举中的核心地位。这次换届选举,槐荫区在村、社区同步选举的情况下,除7个村和3个社区因为西客站和棚户区拆迁安置不到位经市换届办批准延期外,147个村、社区仅用70天就全部完成换届任务。其中,社区“两委”换届增加新进人员笔试和面试环节,只用了40多天。一些多年来班子不健全的村,这次也在较短时间内成功选举出了村“两委”,做到了应换尽换、不留尾巴,为全区重点工程建设和迎接高铁通车赢得了宝贵时间。
——— 选出了一批“三高三强”优秀人才,村居“两委”班子得到进一步优化。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村居组织是党联系群众最直接、最密切的纽带和桥梁,是代表共产党在村居执政的最基层组织,是党这棵执政大树的“万千根须”,是党这栋执政大厦的“支撑基础”。选准配强村级班子,才能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地位,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在换届选举工作中,槐荫区注重把握候选人标准条件,细化了“三高三强”标准,创新提出“有利于维护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有利于村和社区各项事业发展,有利于为群众谋福祉”和“让党组织满意,让群众满意,让当选人满意”的标准。在此基础上,结合党组织和村(居)委会工作特点和农村、社区实际,因地制宜明确了不得推荐提名为候选人的具体情况,对妇女进村委、每个社区必须有一名男性和驻村任职大学生参选等作出刚性要求。全区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中,45岁以下成员比上届增加了4.5个百分点;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成员比上届增加了10.4个百分点;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成员比上届增加了6.5个百分点。村居干部显现了年轻化、知识化的特点,全区年纪最小的“两委”成员只有21岁,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137人、研究生学历的10人。一批具备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到村居干部队伍中,为村居3年甚至更长时期的发展,为实现“槐荫五年大变样”战略目标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 塑造了良好的换届选举风气,治安有序、社会稳定。槐荫区坚持以铁的纪律、铁的决心、铁的手腕抓换届,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认真做好政策法规的解读,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引导党员群众摆正心态、阳光参选、公平竞争。区换届选举领导小组办公室把区委领导“九要九不要”的要求制成胸牌挂在胸前,提醒广大换届选举工作人员时刻绷紧“纪律弦”、涂上“防锈漆”,把“十不准”、“八不许”、“八严禁”的纪律要求,录制成宣传光盘,在村内广播循环播放。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明白纸等进行广泛宣传,提高了广大党员群众对换届纪律的知晓率。同时,坚持“挖卵灭虫、先礼后兵、依法处置、干净利索”,对不稳定因素和突发事件隐患,高度警惕,细致排查,全区及各办镇210多名机关干部,对全部147个村居进行摸底排查690多次,发现和解决有关换届选举的矛盾问题450多件。针对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预案,区公安分局、槐荫交警大队积极配合换届选举工作,对在选举现场影响、干扰、破坏选举正常秩序的违法违纪行为和人员,始终坚持高压态势,一经发现严厉打击,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切实维护了和谐安定的局面。整个换届选举工作中,没有出现一起到中央、省、市、区信访部门上访的情况。
——— 探索了换届选举工作规范和创新措施,形成了一批科学的理论成果。在换届选举宏观把握方面,他们坚持“加强党的绝对领导”、“严密组织、严格程序、严肃纪律、严厉打击、严明责任”、“四个更加坚定”、“实事求是、周密部署、坚持原则、迅速推进”、“六个坚决、六个确保”和“党组织满意、群众满意、当选人满意”;在严肃换届纪律方面,他们做到“九要九不要”、“八个严禁”、“挖卵灭虫、先礼后兵、依法处置、干净利索”和“四有五到位”;在工作推进方面,他们注重换届选举与创先争优活动、与“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主题活动、与庆祝建党90周年、与迎高铁通车百日会战紧密结合,坚持“五讲”深入做好群众工作,确保“七抓七落实”;在标准细节方面,他们始终围绕“有利于全区稳定,有利于村居发展,有利于为百姓谋福祉”的标准选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三承诺”、“十必谈”、“村委会妇女成员单列单选、单列首选”、“驻村任职大学生专职专选”、“封账换印”、“全程签字”等,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并进一步指导换届选举工作。实践产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有效推进了“两委”换届选举顺利进行。
——— 发扬了基层民主,基层党员群众满意。搞好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必须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组织群众依法参加选举的过程,作为向群众进行民主法制教育的过程,作为实现党的意愿的过程,作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的过程。他们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广泛发动党员和群众参与换届选举,切实行使民主权利。各级进行亲情走访、亲情慰问1390多次,和竞职人员座谈交流2400多人次,引导大家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有序竞争,把竞争置于阳光下。召开社区楼院长杂谈、村民恳谈会168次,听取群众对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建议540多条,向群众解答业务问题1970多人次,用群众工作方法做好党内思想政治工作,不断统一广大村居党员的思想,不断凝聚人心,把党意与民意紧密结合,在选举结果上充分体现了党的意愿。通过广泛宣传发动,有效保证了群众对换届政策和纪律的知晓率,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换届选举,反映了良好的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参政意愿,说明广大党员群众充分相信各级党委政府。
——— 锻炼了机关干部队伍,展现了新槐荫作风。以此次换届选举工作为契机,槐荫区坚持工作重心下移,通过机关干部到基层督导指导换届工作,进一步锻炼了队伍,改进了作风,密切了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各督导组的副区级领导亲自到一线指挥工作,帮助办镇出主意想办法,制订工作方案,调解村居矛盾。为不影响党员群众外出务工和生产,有的村居党组织换届选举安排在晚上,有的村委会选举早上6点就开始,各级工作人员始终靠在选举现场指导工作,每天不厌其烦地向党员群众做思想工作,区妇联、区计生委根据工作职能,深入宣传发动,不断提高群众对妇女进村委会班子的认识。结合换届选举工作形势和“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活动,组织机关干部下基层,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不断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30多件,化解因换届选举引起的矛盾问题240多件,在服务群众、处理问题过程中树立了机关干部良好形象。在整个换届选举过程中,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五加二”、“白加黑”,抓铁有印,踏石留痕,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艰苦奋斗,奋力拼搏,发扬了新槐荫精神,弘扬了新槐荫作风,体现了新槐荫速度,展示了槐荫干部的新风貌。
三、主要体会
槐荫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结束,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严肃纪律,严格程序,努力创新,扎实推进,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群众参与换届工作的热情,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此次“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平稳的根本保证。李源潮在中纪委、中组部“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视频会议”上要求,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换届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真正做到层层负责任、层层抓落实。加强党的绝对领导,既是一个原则问题,也是一个艺术问题。既要旗帜鲜明,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于“两委”换届工作全过程,在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具体环节中都体现党的意愿,不留死角、不留盲点,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又要润物无声,坚持党意民意的有机统一,实现党领导下的最广泛的民主。只有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才能统揽全局,整合集中各方力量,为换届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才能更利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铁的纪律约束是此次“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有力抓手。换届工作要健康顺利进行,必须有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作保证。换届风气不好,就会扰乱干部群众思想,就会偏转科学发展导向,就会破坏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具体工作中,只有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坚持“挖卵灭虫、先礼后兵、依法处置、干净利索”的原则,严格遵守“十不准”、“八不许”、“八严禁”纪律要求,认真做好政策法规解读,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加大对个别违反纪律事件的处理力度,引导党员群众摆正心态、阳光参选、公平竞争,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确保换届期间社会稳定。
(三)严格依法按程序办事是此次“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基本前提。换届选举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法律性、程序性很强的工作,如果不依法办事,不按程序操作,最容易出问题、出乱子。槐荫区在换届选举工作中严格规范程序不走样,合理把握运用程序,严守“生命线”,不碰“高压线”,实现了“两委”换届平稳有序顺利推进。实践证明,只有严格按照政策法律规定的程序开展工作,坚持换届选举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章必循,才能避免出现“硬伤”,避免造成工作被动,保证换届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才能实现选举结果“党组织满意、群众满意、当选人满意”的目标,确保选出一支符合“三高三强”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基层干部队伍。
(四)理论指导、实践创新是此次“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动力源泉。科学的理论指导是顺利推进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保证,实践创新是实现换届工作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他们在换届选举工作中认识到,只有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坚持继承创新、务实求进,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工作做法,才能保证各项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有长效、可持续,才能使换届工作中的有效做法成为长效之策,为换届选举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五)做好群众工作是此次“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坚实基础。换届选举越是竞争激烈,越需要深入细致开展群众工作,维护公平公正,保护群众的参与热情。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科学运用群众工作这一法宝,充分理解群众、相信群众,引导竞职人员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有序竞争,才能进一步激发党员群众的参与热情,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为换届选举各项工作打牢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