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济南市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济南铁路大厂厂史馆前揭牌。
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始建于1910年,是清政府向德国借款营建的全国早期铁路工厂之一,建厂时主要修理津浦铁路北段(由天津至山东省南境峄县)的机、货、客车,在济南当地,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济南铁路大厂”,其被称为济南工业文明的地标。新中国成立后,其成为全国修理蒸汽机车的主要基地,创造了年修545台、累计修车14402台的全国最高纪录。1993年,转产制造铁路货车,大力发展多元经营,现已发展成为铁路货车、风电装备、大型钢构、环保科技、智能机械、机电装备等产业协同发展的多元化、集团化和科技创新型的大型企业。
公司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等党的早期革命活动家曾多次到该厂宣传马列主义,组织开展工人运动;是山东省第一个产业工会和第一个企业党支部的诞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直被视为山东省党的活动的“中心地带”。2007年,为迎接建厂百年,公司决定对一座建厂时建造的德式百年办公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改造为厂史馆;经过3年多的筹备和努力,于2010年10月19日公司建厂百年纪念日正式竣工开馆。
厂史馆是公司第一任厂长道格米里(德国人)的办公楼,建筑面积约1434平方米。厂史馆设三个展区、八个展厅、一个接待室,藏有公司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照片500余张、文物300余件,直观生动地展示出公司100年走过的历史。一楼为发展成就展区,展示公司包括铁路货车在内的五大产业和产品。二楼为发展史展区,展示公司重要的发展阶段和历史进程。三楼为党史、工运史展区,展示公司党组织、工会组织的光荣历史。接待室可为参观者播放公司拍摄制作的“大厂百年”和“红色记忆”等纪实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