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起西部兮云飞扬

发布日期:2010-08-26 00:00 浏览次数:
随着我市“西进”战略的全面实施,西部新城规划建设全面提速,一座前瞻、生态、和谐的新城,呼之欲出。

西部新城,一座前瞻的城区,高水准的策划、规划将保证其三五十年不落后;

西部新城,一座生态的城区,从腊山湖公园到森林公园再到湿地公园,都格外推崇原生态;

西部新城,一座和谐的城区,数十个专项规划对整个西部新城进行一体化、全方位的精雕细琢,不给未来留下遗憾……

从今天开始,本版将对西部新城的发展背景、目标、定位、时序、布局结构、控制性规划等进行全面连续报道,以期为读者揭开这座未来之城神秘的“面纱”。

三大版块 三大核心

“西部新城建设是济南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办法。”有专家表示,过去的城市发展历史说明,对老城修修补补不是最好的办法,济南需要大手笔、大规模、高强度推动新城开发,拓展发展空间。“西进”是全市重大战略决策,其发展空间最大,潜力也最大。

市委书记焉荣竹多次指出,西客站片区建设是带动西部城区乃至整个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对省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把它作为全运会后拉动全市投资增长、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保障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

根据规划,济南西部新城东起二环西路高架、津浦铁路,西、北至黄河,南至五峰山,可建设用地约120平方公里,由长清组团、西客站组团和济南生态区等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三大功能版块组成,大学科技园、西客站片区以及济西湿地公园为三大版块的核心。正在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将大大拉近济南与京津冀、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最具活力经济区域的距离,从而可以使西部新城在更大的空间格局内谋划未来发展。

■西客站片区

济南西客站片区东到二环西路,西到京福高速公路,北到小清河,南到腊山分洪河,规划总面积26平方公里,总建设规模约3000万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35万人。其核心区位于西客站片区中部,规划范围东到二环西路,西到站西路,北到兴福路,南到张庄路延长线,规划面积约6平方公里。

规划中,西客站片区将形成“双轴、双心、多组团”的城市发展空间结构,至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举办时,片区发展框架将基本形成。

■大学科技园

大学科技园位于济南市西部城区,东起京福、京沪高速公路,西北至济菏高速公路,南起崮山镇以南一带山体,总规划总面积43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31.5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为40万人。按照规划,大学科技园将形成“一轴、两心、多组团”的城市发展结构。

目前,园区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并已吸引十所高校入住,园区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教育培训及会议会展等产业日趋成熟,14万平方米的数娱大厦投入使用,8万平方米的学生商业街建成,占地5000亩的园博园以开园纳客,四星级名仕学府酒店、国际会展中心和度假酒店相继运营,大学科技园区逐步成为具有高教科研、生态居住、商业流通、商务办公、旅游服务、文化产业等功能的城市新区。

■济西生态区

济西生态区位于西部城区北侧,北至黄河南岸,南至济南市域边界,西靠黄河东岸,东到党家片区,以玉清湖为中心,沿黄河向两翼展开,总面积约140平方公里,涵盖了文化休闲区、湿地公园、沿黄湿地生态区、农业体验区四大功能版块,湿地公园是其核心部分。

济西湿地公园占地约33.4平方公里,分为饮用水源地保护、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玉符河泄洪道保护、湿地生态游赏、民俗风情体验展示、田园风光体验观光、管理服务等7大功能区。在立足保护湿地生态的基础上,湿地公园将发展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生态环保,打造济南的生态文化教育休闲区,建成一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乐园,提升城市品质。以玉清湖水库为中心的一期工程将于2013年之前建成开放。

城市发展新枢纽

2008年京沪高速铁路的开工建设标志着中国铁路 驶 入“高速时代”。京沪高速铁路起自北京南站,终到上海虹桥站,是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计划2010年建成,2011年投入运营,建成后北京至上海只需5小时。全线共设置21个客运车站,济南为五个始发站之一。

京沪高铁在济南市途经天桥、槐荫、市中、长清等4区,线路长度约65.9公里。据预测,济南高铁站的年旅客发送量2020年为2151万,2030年达到2807万,最高聚集人数4000人。

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运营不仅加强了沿线人才、信息、物资的流动,还将对沿线城市产生重大影响。济南作为五个始发站之一,京沪高铁的建成运营,将使济南位于北京和上海的3小时经济影响圈范围内,成为承接京津沪宁经济辐射的平台,为济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对济南综合实力和城市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面对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我市及时启动西客站片区开发建设。按照“齐鲁新门户、泉城新商埠、城市新中心”的功能定位,西客站片区将成为济南城市发展的新枢纽,成为带动济南西部城区跨越发展的增长极,对于“一体两翼”城市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更是彰显泉城特色和省会形象的重要窗口,使济南在山东省的门户地位更加突出。

根据规划,济南西客站片区位于西部城区,距主城区中心约10公里,是济南市适应自身城市发展要求,依托京沪高速铁路发展的城市新区。规划范围为东到二环西路,西到京福高速公路,北到小清河,南到腊山分洪河,面积约26平方公里。

在行政区划上,西客站片区范围内共涉及两镇四办,分别是段店镇、吴家堡镇、张庄街道办事处、段北街道办事处、匡山街道办事处、美里湖街道办事处,共17个行政村,总人口约7.2万人,其中村民约2.7万人,居民约3.5万人,暂住人口约1万人(不包括部队人口)。

在用地和建筑方面,西客站片区处于济南西部城乡结合部,用地主要以军事用地、原机场用地、村镇建设用地、农田为主,也有部分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缺乏。总用地26.08平方公里,现状城市建设用地14.02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53.7%;耕地9.37 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35.92%。

“双轴、双心,多组团”

据悉,西部新城凝结了科学、先进的策划理念,对接了世界和国内顶尖的设计团队,拥有整体性、前瞻性的一体规划和数十个专项规划。

55平方公里的西部新城通盘考虑,规划一步到位,这在济南城市发展史上是一个突破,在全国也不多见,这相当于济南在新中国成立时2倍的城区面积。近日,市西区投融资管理中心有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了西客站片区的发展目标、定位、时序、布局结构。

其中,高铁新城发展目标为:齐鲁新门户、泉城新商埠、城市新中心。

齐鲁新门户,即推动齐鲁经济接轨两大经济中心——— 京津冀与长三角,成为京沪高铁经济带的中部区域发展枢纽,将高铁带来的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通过核心区的枢纽转换作用,变成推动山东省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泉城新商埠,即引领济南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示范新都市,成就城市新名片;引领济南产业发展,改善产业结构,提升服务业和制造业层次及水平;以完善城市配套履行城市副中心职能,促进大西部与主城的一体化发展。

城市新中心,即以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功能,促进西部城区现有产业的升级和高端产业的引入;集聚现代都市功能和高端人口,促进西部城区的快速化城市化,承担主城疏散功能。

按照“齐鲁新门户、泉城新商埠、城市新中心”的目标,京沪高铁站地区将形成以金融、会展、总部经济为主导,以商贸休闲服务业为辅助,以房地产业为基础的生态品质优良、新兴产业繁荣、城市功能齐全、人气商机集聚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按照开发时序,建设分为三个阶段,西客站片区的发展时序具体分为:

——— 2011年高铁通车之前完成为高铁配套的交通枢纽体系建设,基本完成2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土地熟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打造、功能配套,形成西客站片区发展的基本框架,同时启动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

——— 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之前

完成文化、会展及商务中心的建设,完成高铁站至三大中心的景观轴线建设,完成片区的景观环境体系建设,完善城市配套及功能,形成站前周边区域、文化中心周边区域、经十西路沿线、二环西路沿线等功能区。

——— 2015年之前

完成高铁站核心区外围影响区的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面貌;完成最外围区域的建设,实现与城市的有机融合。目前,农民安置房、道路基础设施、腊山河综合整治、场站配套设施等工程已相继开工建设。随着开发建设的进行,西部新城将成为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优美、活力充盈的高标准、现代化生态新城。

在布局结构上,至2013年,西客站片区将形成“双轴、双心,多组团”的格局。双轴即站前中央人文景观轴及腊山河自然生态轴,双心即以高铁站为核心的区域和双轴交汇处以文化中心为核心的区域,多组团即片区将形成多处多层次的生活社区组团。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政府 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